第249章 皇嫂之心,女帝之眸

作品:《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最新网址:www.xs.fo</p>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欢呼雀跃,他们对李璘的称呼,也从“陛下”,变成了发自内心的“天可汗”。

    李璘的威望,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而与大唐百姓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还滞留在长安城中,苟延残喘的,外国使臣们的,无尽绝望。

    他们的国家,没了。

    就在他们还在长安,为了那些鸡毛蒜皮的条款,和礼部官员扯皮的时候。

    他们的国都,已经被唐军攻破。

    他们的君主,已经被唐军斩杀。

    他们的家人,或许,已经成了唐军的奴隶。

    这种感觉,是何等的荒谬,何等的讽刺。

    这天,鸿胪寺的驿馆之内,一片愁云惨淡。

    各国使臣,都聚集在一起,一个个面如死灰,唉声叹气。

    “完了……全完了……”

    一名来自西域疏勒国的使臣,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从家乡传来的,用血写成的密信,嚎啕大哭。

    “我王……我王被那个叫霍去病的魔鬼,吊死在了城楼上……”

    “我疏勒国,三万国民,被屠戮殆尽……呜呜呜……”

    他的哭声,引起了一片连锁反应。

    “我的国家也没了……回纥……回纥被薛仁贵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我们于阗国,选择了投降……可是,那个叫白起的杀神,根本不接受投降!他下令,坑杀了我们三万降兵……三万啊!”

    惨。

    太惨了。

    他们终于明白,那个唐国皇帝,根本就不是在跟他们开战。

    他是在……清理地图。

    他要将所有不属于大唐的颜色,都从这片土地上,彻底抹去。

    就在这时,驿馆的门,被人一脚踹开。

    一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冲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司马懿。

    他那张阴鸷的脸上,带着一丝病态的笑容,扫视着在场的所有使臣。

    “诸位,在这里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

    他的声音,阴冷而尖锐,让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

    “陛下有旨。”司马懿缓缓展开手中的圣旨,“念尔等,远来是客。不忍见尔等,沦为亡国之奴,无家可归。”

    “特赐尔等一个,改过自新,重获新生的机会。”

    所有使臣,都愣住了。

    机会?

    还有什么机会?

    只见司马懿的脸上,露出一个更加诡异的笑容。

    “陛下说了,只要尔等,愿意宣誓,脱离旧国,加入我大唐。并且,上表劝说尔等故国的子民,放弃抵抗,归顺天朝。”

    “那么,陛下,不仅可以赦免尔等的死罪,还可以保留尔等的爵位和财富,让尔等,成为我大唐的……贵族。”

    什么?!

    所有使臣,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加入大唐?

    成为大唐的贵族?

    这……这是什么操作?

    “当然,”司马懿补充道,“机会,只有一次。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考虑。”

    “一炷香之后,还执迷不悟,心向故国者……”

    他没有把话说完,只是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但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要么,当大唐的狗。

    要么,就去死。

    驿馆之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使à臣,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背叛自己的祖国,背叛自己的信仰,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耻辱。

    可是……

    和活着比起来,耻辱,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他们的国家,已经没了。

    他们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而留下来,不仅能活,还能继续当贵族,享受荣华富贵。

    这……这根本就不是一道选择题。

    “我……我愿意!”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那个来自高句丽的使臣。

    他的国家,是第一个被韩信和李靖联手灭掉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反抗,是何等的愚蠢。

    他“噗通”一声,跪在了司马懿的面前,痛哭流涕。

    “罪臣……罪臣愿意加入大唐!罪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求大人,给罪臣一条活路!”

    他的举动,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我也愿意!”

    “我也愿意归顺!”

    “从今往后,我便是大唐人!谁敢说我不是,我跟谁急!”

    “噗通!噗通!”

    驿馆之内,跪倒了一大片。

    那些刚刚还在为自己国家灭亡而痛哭流涕的使臣们,此刻,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向司马懿,表达着自己的“忠心”。

    那场面,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司马懿看着这群毫无节操的墙头草,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鄙夷。

    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愈发灿烂。

    他知道,陛下的这一招“釜底抽薪”,又成功了。

    很快。

    一封封由各国使臣,亲笔书写的《告同胞书》,便随着唐军的铁蹄,传遍了四方。

    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残余势力,在看到自己国家的使臣,都已经投降,并且还被封为了“大唐贵族”之后,他们心中最后的一丝抵抗意志,也彻底瓦解了。

    投降!

    投降!

    投降!

    一时间,整个天下,都掀起了一股,望风而降的浪潮。

    无数的国家,无数的城邦,无数的部落,都纷纷向大唐,递上了降表。

    他们将自己的土地,户籍,财富,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那位,高坐于长安龙椅之上的,年轻的帝王。

    整个大唐,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

    只不过,这片“盛世”的背后,是无数被屠戮的生命,和那流淌了整片大陆的,鲜血。

    当整个天下,都因为李璘的疯狂征伐,而战栗和臣服之时,长安的皇宫,却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只是,这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东宫。

    张氏又清瘦了许多。

    她每日,都能听到宫外传来的,那些关于战争的捷报。

    什么契丹被灭了,什么吐蕃被平了,什么大唐的版图,又扩大了多少多少。

    每多听一句,她心中的忧虑,便更重一分。

    她知道,在那些辉煌的战功背后,是无数生命的消逝,是无数家庭的破碎。

    她怕。

    她怕那个她曾经倾注了所有关怀的少年,会在这无尽的杀戮和征服中,彻底迷失自己,变成一个,只知用暴力和恐惧来统治天下的,真正的暴君。

    这天,她终于忍不住了。

    她不顾宫女的劝阻,亲自炖了一盅莲子羹,端着,走向了甘露殿。

    她想见他。

    她想亲口问问他,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然而,当她走到甘露殿门口时,却被两名内侍,拦了下来。

    “参见太子妃殿下。”内侍虽然恭敬,但态度却很坚决,“陛下有令,任何人,不得打扰。”

    张氏的心,凉了半截。

    “陛下……在里面做什么?”她轻声问道。

    内侍低着头,不敢回答。

    就在这时,殿内,隐隐约约地,传来了一阵女子的娇笑声,以及,琴瑟和鸣之声。

    那声音,妩媚入骨,充满了挑逗的意味。

    张氏的身体,猛地一僵。

    她知道,是谁在里面。

    是那个岐国夫人。

    那个被他从凤翔,一路“请”到长安,如今,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人。

    张氏端着汤盅的手,微微颤抖。

    她感觉自己,像一个天大的笑话。

    她在这里,为他的“残暴”而忧心忡忡。

    而他,却在里面,与别的女人,饮酒作乐,琴瑟和鸣。

    一股从未有过的委屈和酸涩,涌上了她的心头。

    她转过身,失魂落魄地,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甘露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身华丽宫装,容光焕发的女帝,从里面走了出来。

    她看到门口的张氏,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便露出了一个得体而温婉的笑容。

    “原来是张姐姐来了。”她走上前,亲昵地拉住张氏的手,“妹妹我正陪着陛下解闷呢,不知姐姐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姐姐不要怪罪。”

    她这副模样,像极了这甘露殿的,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