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定无失误

作品:《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最新网址:www.xs.fo</p>百姓茅屋虽遮风挡雨,却易被引燃。

    故于茅草中掺入泥土,既增稳固,又防火风。

    曹操微微一笑,未置一词。

    众人当即明了,主公实则不通农耕,此计必出自那位神秘谋士。

    他们心生好奇,此人究竟何方神圣,竟精通如此广泛?

    “识连环计,献防火策,连黄盖诈降亦被其识破。”

    “此人料敌如神,且能随机应变。”

    “我等望尘莫及。”

    程昱等人连连叹息,自愧弗如,心中难免失落。

    “提及此事,江东近日之乱,莫非亦为其所为?”

    猛然间,众谋士若有所悟,目光骤变。

    先前未曾将神秘谋士与江东之乱相联系,此刻却觉预感强烈。

    必是他!

    确信无疑!

    众人心中暗惊,寒意袭来。

    那扰乱江东之计阴毒无比,致使江东至今难以平息。

    此人手段非凡。

    一旦被其盯上,即便不死,亦将付出惨重代价。

    不可惹!

    断不可与之结怨!

    众智囊相视无言,心有灵犀。

    尤其是贾诩,深知此人危险至极。

    谋略之毒辣,超乎常人,日后必当避之唯恐不及。

    智囊团内心翻腾良久,终恢复平静。

    “主公英明,此战必胜无疑!”

    众人纷纷赞誉。

    “好了,我们返回吧。”

    曹操摆手,简短交代几句,便带着众人返回主船。

    此时,距离曹操十多里外,六十艘战舰静静地停泊在江面上,未有动静。

    黄盖站在甲板上,一边检查引火之物,一边鼓舞手下。

    这或许是场生死之战,前途未知。

    他抬头望向身旁飘扬的旗帜。

    江风轻扬,旗帜随风呼呼作响。

    “黄将军,是否出发?”

    副将问道。

    “稍等,东风还不够猛烈。”

    黄盖摇头回答。

    他清楚地记得周瑜的嘱咐:必须等到东风将旗帜吹倒,才能行动,否则易受箭矢攻击。

    “可曹军已逼近数里。”

    副将提醒道。

    “让他们靠近,我们的目标是焚毁敌舰,而非杀敌。”

    黄盖心中焦虑,担心风向突变或风力减弱。

    此刻,他只能耐心等待。

    更远的后方,周瑜率领东吴水军压阵以待。

    上千艘战舰排成阵列,气势如虹。

    十多万水军倾巢而出,彰显决战意志。

    周瑜同样在等待。

    一旦曹军战舰起火,他便会立即出击,围剿敌军!

    鄂城。

    曹刘两军即将交战之际,刘备营帐内文臣武将齐聚一堂。

    共商国是。

    刘备端坐主位,诸葛亮、庞统分坐两侧。

    其他将领如关羽、张飞等人,则位列下方两侧。

    其中,赵云显得尤为特别。

    他数日前因庞统的书信回到刘备身边。

    为了重获赵云的信任,刘备这几日不仅每晚与赵云同室而眠,深夜长谈,还仿效曹操,为赵云准备各种美食、佳酿,更有佳人相伴。

    今日商议大事时,刘备特意安排赵云坐在自己身后,以示优待。

    他希望借此机会再次打动赵云。

    对此,赵云表情平静,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望向诸葛亮。

    而每当赵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诸葛亮都显得有些无奈。

    事后他才知晓,原是庞统假借他的名义将赵云召回。

    即便得知真相,诸葛亮也无可奈何。

    揭发庞统,否认那封信的真实性?

    此举无疑会让赵云对庞统怀恨在心,甚至可能迫使他再次离队。

    于是,诸葛亮只能隐忍不发,打算日后设法补偿赵云。

    他怒视庞统,却见庞统神态自若。

    对庞统而言,手段不过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众人皆在,军师、士元,请指示下一步行动,如何攻占江夏?”刘备向诸葛亮和庞统询问。

    诸葛亮点头,首先发言:“主公,曹操近日又增派三万援军至江夏,显然是为了防御我军。”

    “所幸甘宁未归,目前守将是蔡和,他是襄阳蔡瑁的堂弟,能力平庸。

    尽管江夏现有五万守军,我军仍有取胜之机。”诸葛亮分析道。

    刘备闻言,皱眉道:“江夏城墙坚固,粮草充足,若蔡和坚守,以我军现有的两万兵力,恐难以攻克。

    军师,我军兵力有限,不可轻举妄动,造成无谓损失。”

    刘备之意明确,战斗须有所值。

    这两万余人乃其最后筹码,一旦耗尽,再难东山再起。

    “主公勿虑。”诸葛亮轻摇羽扇,自信满满,“我已与刘琦公子商定,他有办法让江夏内部生变,诱我军入城。”

    刘备点头:“江夏城内世家与刘琦交情深厚,不少守将亦是其亲信,即便我军进城,又如何战胜那五万大军?”

    诸葛亮笑道:“我与士元近日已勘察地形,反复商讨,终得一计,可诱城中曹军出城伏击。”

    刘备大喜:“何计?速速道来。”

    “声东击西,以逸待劳。”

    诸葛亮缓缓吐出八字,随后命人取来地图。

    地图展开,诸葛亮手指其上:“主公请看,江夏孤城一座,西、北两面皆为险峻山地,行军艰难,东连鄂城,我军已控要害,如同扼住江夏咽喉。”

    “江夏的唯一出路,乃是南面的长江。”

    “但渡江需船只,据我所知,江夏的船只皆停泊在夏口港。”

    “我军若攻夏口,蔡和定会率军前来增援。”

    诸葛亮指向地图:“主公请看西陵,那里林木茂盛,仅有几条小路可通行。”

    “蔡和若急援夏口,必经西陵,我们只需在要道埋伏,待蔡和带兵至,便放火烧林,断其退路。”

    “那时,我军主力可直取江夏,突袭敌军残部。”

    “江夏城内无将指挥,必败。”

    诸葛亮眼神坚定,信心十足。

    刘备却有些犹豫,心中对火攻有所顾虑。

    毕竟,诸葛亮之前的火攻均未成功,反成笑柄。

    “军师,此计可靠吗?”刘备问道。

    诸葛亮略显尴尬,但很快镇定,点头:“主公,此乃我与士元周密策划,定无失误。”

    “上次火攻失败,是因曹操身边的神秘谋士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