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吾之门下,岂容欺凌!
作品:《开局灭世洪水,我反手召唤大禹!》 最新网址:www.xs.fo</p>那句淡漠却又霸道至极的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天堂圣殿的废墟之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理”,直接烙印在所有存在的灵魂深处。
“吾之门下,岂容尔等欺凌?”
梅塔特隆,这位执掌天堂无尽岁月、视规则为生命的天国宰相,此刻彻底当机了。
他手中的典籍光芒暗淡,上面流转的法则符文像是遇到了克星,混乱不堪。
他的思维,他那由纯粹秩序与逻辑构成的核心,正在疯狂地计算、分析,却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错误!无法理解!超越权限!
这是什么?这到底是什么?
这个青袍道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牧场”法则的最大嘲讽。
他不是通过撕裂空间进来的,也不是通过什么传送门。他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仿佛他想在哪里,他就能在哪里。
这片由“主”设定的、本应是绝对封闭的规则囚笼,在他面前,就跟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已经不是力量层面的问题了。这是权限的碾压!彻彻底底的降维打击!
如果说梅塔特隆自己是这个服务器的最高权限管理员,那么眼前这个青袍道人,就是编写了整个互联网协议的创世神!不,甚至比那更离谱!
而另一边,一直把这场战斗当成戏剧观赏的堕落君王路西法,脸上的玩味笑容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猛地从断壁上站起,那双深邃、骄傲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名为“震惊”的情绪。
这个气息……这种凌驾于一切规则之上的“道”……
他认得!
或者说,在他那源自最初、最完美天使的古老传承记忆中,有过关于这种存在的、模糊不清的记载。
那是“主”在设定这个囚笼时,都刻意避开、甚至感到畏惧的存在!是来自“牧场”之外的,真正意义上的“天外来客”!
这个凡人……他到底是什么来头?他怎么可能叫来这种级别的存在?
路西法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青袍道人身上,然后又转向秦川,眼神中的好奇,已经转变成了浓浓的忌惮与……一丝狂热。
他本以为秦川只是一个有趣的变数,一个能撬动规则的“病毒”。
现在看来,他哪里是什么病毒,他身后站着的,是能格式化整个硬盘的系统开发者!
相比于两位顶级大佬的内心风暴,杨戬和包拯的反应则要纯粹得多。
杨戬握着三尖两刃刀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看不透来者的境界,那道人的气息如渊似海,又仿佛空无一物,与他所知的任何一位圣人,包括自己的师尊元始天尊,都截然不同。
但是,那种源自血脉与道统的亲近感,那种“道”的根源气息,让他有了一个无比大胆,又让他心神剧震的猜测。
难道是……那位?那位万道之祖?
而包拯,这位由人道信念凝聚而成的冥府之主,更是感受深刻。他所执掌的“法”,是秩序,是规矩。
可在眼前这位青袍道人面前,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写字的学童,在仰望一位著书立说的先贤。
对方的存在,本身就是“理”,是天地间最大的“道理”。
他默默地收起了判官笔,对着青袍道人出现的方向,深深地躬身行了一礼。这是“法”对“道”的敬意。
而作为全场焦点的秦川,此刻的脑子则是一片空白。
我……我干了什么?
他只是在绝境之中,被逼到了极点,通过人皇印,将自己心中最根本的疑问和不屈的意志吼了出去。
“天若不公,人当如何?”
“天若压我,我当如何?”
他只是在问“道”,问一个答案。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道”,居然真的给了他一个回应!而且还是以这种直接、霸道、不讲理的方式!
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凭空出现了!
而且,一出场就秒了对面所有人的大招,还说出那么一句罩着自己的话。
“吾之门下?”
秦川心里翻江倒海。
门下?谁的门下?我的吗?我什么时候拜师了?我怎么不知道?
难道是人皇印自带的隐藏福利?买一送一?
他呆呆地看着那个青袍道人,对方的眼神平静如水,却又仿佛能看穿他心底所有的想法。
就在秦川胡思乱想之际,那个青袍道人动了。
他没有理会如临大敌的梅塔特隆,也没有看一眼眼神复杂的路西法,更没有在意那些躺在地上**的天使。
他只是那么一步踏出,身影便如幻影般,直接出现在了秦川的面前。
杨戬和包拯下意识地想上前护住秦川,却发现自己的身体根本动弹不得。
不是被禁锢了,而是一种源自本能的知觉告诉他们,任何多余的动作,都是对“道”的亵渎。
青袍道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秦川,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似乎闪过一丝……赞许?
“不错。”
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淡漠,却让秦川感觉如沐春风。
“以凡人之躯,问心,问天,问己道。还能在这污浊之地,守住一点人道本源之火,未曾迷失。”
秦川张了张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前辈?大神?还是……道祖?
他感觉无论用哪个称呼,都显得太过浅薄。
“那个……前辈,您是?”秦川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惑。
青袍道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在了秦川眉心的人皇印之上。
那一瞬间,秦川感觉自己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点亮了。
人皇印中,那由十四亿华夏儿女信念汇聚而成的人道洪流,那承载了五千年文明风骨的史诗画卷,在这一指之下,仿佛找到了最终的源头与归宿。
一种玄之又玄的明悟,涌上秦川的心头。
他“看”到了。
看到了混沌未开,看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看到了一个骑着青牛的老者,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三万里,留下五千言,西去不知所踪。
那五千言,不是神通,不是法术,却成了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思想根基之一,成了“道”的源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些他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句子,在这一刻,化作了最根本的法则,与他的人皇印产生了共鸣。
秦川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与激动。
他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对方会说“吾之门下”。
因为自己所走的这条“人道”,这条自强不息、人定胜天的道路,其最底层的哲学逻辑,其最根本的思辨精神,本就脱胎于这位道祖所开创的道家学说!
自己是华夏人,是人道传薪者,那从根源上讲,自己就是他的“门下”!
“弟子秦川……”
秦川的嘴唇哆嗦着,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就要跪下行那拜师大礼。
然而,他的膝盖刚刚弯曲,一股柔和却又无法抗拒的力量便托住了他。
“礼不必了。”
青袍道人收回手指,淡淡地说道。
“我非汝之师,亦无师徒之名。我只是循着你的‘问’而来,答你的‘惑’罢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重新落在秦川身上,说出了一句让秦川彻底呆住的话。
“你只需记得,你所走的道,是‘人’的道。道在脚下,不在天上。”
“至于这些……欺负了你的人。”
青袍道人的语气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平淡如水。
“道理,是要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