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诸法无自性、仁者心动

作品:《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最新网址:www.xs.fo</p>炼气法并非人人可修,有一定学习门槛。

    正如话本描述的“灵根”此物,有一定天赋限制。

    因此,小和尚只要能学会,他就认真教。

    对待身边人,孟传从不吝啬。

    “阿弥陀佛——感谢孟兄!”

    绝明双手合十,浅浅一躬。

    孟师兄和白宝神僧一样大气!

    他摆摆手,侧身又问白宝师傅:

    “白宝师傅要学吗?此法得自汉钟离祖师,对寿数也颇有益处。”

    “老衲就算了,这些效果于我无用,唯有神功绝学,方能让老衲焕发第二春?哈哈哈。”

    白宝自嘲一笑,带头往屋里走去。

    他已经闻到了,屋内传来的粥饭香味儿。

    先吃饭,再说经。

    三人食粥,结束后白宝一挥手,桌案整洁。

    小和尚取纸擦了擦嘴,心中觉得,今日的粥饭喝着比往日更加香甜。

    反馈己身,貌似心境都有些许提升。

    他有些蠢蠢欲动,想要突破二限。

    心中思忖,最终摁下念头:

    “不能急.小僧要走踏实,十拿九稳才是。”

    波旬之威,深入少林寺每一个僧人的内心。

    走的稳,比走的快更加重要。

    小和尚在一旁瞎想,孟传却见白宝师傅招手间,一个快递大箱子浮现于桌面。

    正上方三个红色醒目标志,【全都通】。

    白宝师傅将快递箱推向他:

    “收货人是你,老衲上山时候在门房取自己的,见到有你的快递,就顺便帮你取了。”

    孟传道谢一声,伸手拂过,收入虎头腰牌。

    小和尚见他有储物之宝,眼里满是羡慕。

    “多谢白宝师傅,话说,师傅您也喜欢网购?”

    他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但看发货地址上写,魔都瀚海公司总部,便明白此物是何。

    多半是沈槊宗师先前讲的,于精神有益的顶级武道宝丹到货了。

    回去再看,先学佛理。

    对面,白宝也是笑道:

    “武协自从弄了这个网购,老衲确实经常用,方便。”

    孟传点头,网购形式比旧时要便捷的多。

    白宝师傅年纪长,但心态年轻,跟得上时代变化。

    由此暗暗记下:

    “乐观,心态年轻,也是成就天王的要求基准.”

    至于对不对,是否真理?

    无他,自己觉得对,那就是对。

    回过神,见白宝师傅神色一转,逐渐变得庄重。

    孟传便知道,要开始讲经了。

    身旁的小和尚起身,双手合十,执礼躬身。

    他眼神微微凝重,也拱手行武礼。

    端坐以待。

    无论佛门信徒与否。

    既听佛经,便要对于信仰有最基本的尊敬。

    白宝师傅拢了拢衣袖,一本【金刚经】浮现,飞到了孟传面前桌案。

    绝明不需要,早已倒背如流。

    白宝轻咳一声,说道:

    “好了,都收神。今日还是续着上回,讲金刚经。”

    “明白。”

    孟传记忆力超绝,心里稍微回忆两下,便翻阅到上次所讲地方。

    这本佛家经典,乃是少林核心佛经之一,蕴有明心见性,勘破虚妄之效,因此不可不读。

    学习时间,总是过的格外漫长

    窗外树影婆娑。

    白宝声音虽轻,却字字直入心灵,清晰至极。

    绝明半路出家,但在佛寺,也已历经十五春秋。

    金刚经学过千万遍,但此刻依然听的认真至极。

    每一本佛经,就放在那里。

    去看、去想、去讲。

    无论何人,对于其理解都各不相同。

    小和尚不时还拿出白纸记下,回头揣摩。

    每个人心中的记忆阁楼,大小有限。

    永不遗忘,乃孟传的专属。

    他收敛心绪,认真听经。

    【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便是讲,做善事不求回报,然回报却比执着时要大的多,大到无法用思维去度量。

    这句话并不是在说,让自己当“送财童子”,而是强调做事情的本心纯粹。

    佛理浩浩,孟传不时在脑海里自我印证,收获颇多。

    随着罗汉拳加身,他所学佛门之法的数量愈发多。

    武、理不分家。

    学习佛理,对于他练习罗汉拳肝熟练度,帮助不小。

    还有他身上的三大佛门硬功,亦是有所裨益。

    最关键,牵扯到每日横练修行次数的【梵天镇狱】。

    这些日子,都于此经之上有不小领悟,精通在即。

    当然,这是白宝师傅有意为之。

    对方听闻,他最近主攻这门高级真功横练法。

    也是专挑着金刚经之中,可能易于此法之理讲解。

    每日,除去一小时先前定下的规矩。

    剩下多出的时间,都是在阐述此道。

    白宝师傅曾言,能把金刚经吃透,算是佛理小成了。

    孟传要求不高,能在少林这些时日,勉强吃透这本就行。

    佛法浩瀚,想要几月,几年学有所成,纯粹是痴人说梦。

    仗着基础,专注于搞懂金刚经,便已是极好,不贪多。

    其余经文记在脑子里,下去有金刚经的基础,也能自学。

    时间缓缓流逝,随着老衲一声“善哉”震人心腑,孟传和小和尚纷纷回神。

    “今日过一时辰,就到此吧,老衲还得去打坐修行。”

    白宝每次练功,短则一天,长则数天都封闭室内,寻常人难得一见。

    “阿弥陀佛——”

    绝明回神,以佛号回应,拜谢神僧。

    “感谢白宝师傅。”

    孟传鞠了一躬。

    白宝起身离开,他练功另有去处。

    身形虚化之际,声音袅袅,飘到两个小子的耳畔:

    “藏经阁佛经数万,道理万千,且谨记此间一言。

    佛陀讲: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

    “??”

    孟传暂且记下。

    拜谢后,看身旁小和尚,一副略有所悟的样子。

    达者为师,他请教道:

    “小师傅,白宝师傅所言,何意?”

    绝明结合刚才神僧讲经,回味片刻:

    “神僧所言,直指【悟法】与【诸法无自性】。

    意为佛陀曾言,自己从一夜悟法成佛,再到超脱生死的涅槃妙境,在这期间,从未有过固定不变的【佛法】可讲。”

    孟传似有所悟,翻来覆去思考:

    “这是白宝师傅告诫,佛法非固定格式与形态,最重视下来以后的自行理解。

    若执着于他刚才所讲,也就是所谓的佛陀讲法,便是.误解。”

    “孟兄聪慧。”

    绝明双手合十称赞。

    才听了几次经,一点就通。

    孟兄之佛性,远比自己要强。

    不出家当和尚,真是可惜了

    孟传没理会小和尚“拍马屁”,他挠挠鬓角,还在沉浸思考。

    总感觉,伸手差一点,好像能抓住些什么.

    想不通就问,一边送送小和尚下山,孟传神色一凛。

    针对“佛法格式与形态”论,再请教一番。

    学佛法,是以师长所言为主导?

    还是以自身领悟统御?

    风扬起树梢,簌簌声如雨泄。

    绝明的声音,参杂风里,萦绕他耳畔:

    “孟兄请抬头看,你看这儿,是风在动,还是这颗松树在动?”

    他顺着指引看过去,思索一番:

    “我觉得,是风的力量让松树动,二者都动了。”

    小和尚双手合十,点头笑道:

    “孟兄是心里先想了风,后想了树,风吹树动,这便是你内心世界反应的过程顺序。

    先看到了风的轨迹,再看到树被风吹的表象,二者才相继在你的感知中,呈现【动】的状态。”

    孟传恍然:

    “依小师傅所言,实际上是我的心动了?”

    “孟兄觉得自己心动了,那就是心动。

    风吹树动,没有风,树就不会动,没有树,就看不出风动。”

    他瞬间反应过来,又觉得不对,差点被绕进去:

    “小师傅,我心不动,风与树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不还是在动吗?”

    “自然是的,只不过,我刚不去提醒孟兄去看,你不会理会罢了,便不谈动与不动。

    此乃六祖佛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闻言,孟传细细揣摩一番,顿时眼前一亮。

    他猛地左拳砸向右掌,眼神带有一丝喜悦。

    “多谢绝明小师傅!”

    “客气,孟兄我先走了。”

    绝明还有夜课要修,匆匆下山。

    孟传走回屋内,踱步遐想,终是悟得了白宝所言:

    “不执著于佛理的文字表象、佛法的具体形式,而是要回归内心的觉察与领悟。”

    亦是白宝师傅在点醒自己:

    “若只在字句、仪式上打转,却不自发挥内心的分辨、执着,便难悟得佛理本质。

    唯有察觉内心之念,才能真正契入佛理、契合佛经。”

    佛爷我悟了!

    可如此一来,自己是否会陷入执拗,钻牛角尖?

    他微微摇头,自行否定。

    “是与不是,取决于自身,是否心动”

    孟传睡了一夜,起床又在借来的浴桶内,泡了半个时辰。

    清早起来,通体舒泰。

    心魔之境,所留疲乏。

    在这一觉下,顿觉无影无踪。

    精气神经过熬养,再回巅峰状态。

    蒸发周身水珠,这些水珠呈淡绿色,闻之有一股清香草药味。

    孟传走向桌案,心中思忖:

    “绝明小师傅给的药浴包,果真能缓解疲劳,干脆买上两大包存到腰牌里”

    其言,这是少林药师一脉,配制的舒缓方子。

    少林弟子入门时,要专注外练,打熬肉身。

    下去后,都会用此药予以恢复,以免留下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