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章 保安旅,白捡一个狙击连

作品:《我百战成诗,从湘江血战到上甘岭

    最新网址:www.xs.fo</p>毕竟这些人,平常没少给白家生好处,这么多年的保护费,不就是为了这时候吗?

    白家生五十出头,原本就是凯里一带的豪强,后来“护法运动”的时候,他跟着唐继尧,拉起来一支队伍。

    后来这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从原来的五六百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来到如今的将近三千余人。

    不过虽然队伍规模不小,但是第五旅的军纪很差,说是一群土匪都不为过。

    尤其是白家生,此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横征暴敛,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就积累了巨量的财富。

    他手里这三千多人,成为了嚣张跋扈的保障,周边的许多县城豪强劣绅,都需要向他缴纳“保护费”

    之前有周围的村寨反抗暴政,他就亲自带着手下士兵去剿灭,前前后后被他屠戮的百姓有上万人。

    听完那些土豪劣绅的家仆诉苦之后,白家生也大概了解了情况。

    之前他就听过红军有一支大部队进入了贵州,只不过这支军队并未经过凯里,而是往遵义方向去了。

    那边是王家烈的地盘,和他没什么关系,白家生自然不会去多管闲事,只想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可他没有想到,这竟然又来了一支红军,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对这些年一直孝敬自己的各大家族动手。

    若是这一次白家生无法将这件事情平息下来,恐怕以后周边那些一直孝敬自己的土豪劣绅,会有二心。

    不过要不要打,还需要衡量一下双方实力才是。

    “那伙赤匪有多少人?多少条枪?”

    白家生一边品着茶水,一边悠悠地说道。

    “启禀长官,那股赤匪就四五百人而已。”

    他这话也不算假,当时进入剑河县城的红军,甚至还没有这么多。

    “只有四五百?”

    白家生顿时感觉腰杆硬了不少。

    他手里三千多人,两千五百条枪,是这支红军部队五六倍。

    虽说传闻中的红军很能打,可白家生觉得,就算再能打,那也是肉体凡胎,长不出三头六臂来。

    自己根本不需要畏惧他们。

    “只有一支红军吗?”

    白家生又问道。

    “只有一支,没见有其它的,而且他们来的时候,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显然是跑了很远的路才过来的。”

    那个家仆说道。

    这让白家生更加确定,这支红军应该是一支孤军,不是去往遵义的那支红军部队。

    那他就不害怕了,他手里这三千多人,收拾四五百个赤匪,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想到此处,白家生便说道:

    “行啦,知道啦,回去跟你们的主家说,我马上就带一万兵马杀过去了。”

    之所以这么说,白家生还存着心思,那就是散出去消息,让那伙几百人的赤匪知难而退,直接离开剑河县。

    这样一来的话,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又能敲诈那些土豪劣绅一笔钱,又能树立威名,还不用付出什么人员伤亡。

    另一边,红18团在剑河已经驻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龙文成打算再过几日就离开此处,继续向遵义方向行进。

    此处距离遵义还有几百公里,而且多是山路,一路上并不好走。

    但是在即将离开剑河县城的时候,城中有消息说,凯里的保安旅旅长白家生,要带着上万大军杀过来,要消灭龙文成带领的这支红军部队。

    说是上万人,可龙文成心中清楚,这些个地方武装,最喜欢吹嘘兵力,实际上能有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再让林通的骑兵侦察连去打探一番,果然如此,整个第五旅只有三千人,能作战的人员最多两千多。

    整支部队的装备还算不错,但是军纪很差,而且队伍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士兵们喜欢抽大烟,各个羸弱不堪。

    让他们欺负一下当地老百姓还行,真是碰上正规军,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龙文成召集几个军官,一番商议之后,觉得可以趁机打一仗。

    一方面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武器和物资补充,还有一方面则是为民除害,清除掉这个盘踞在凯里一带十多年的毒瘤。

    在确定要打白家生这支保安旅的时候,小石头突然跑过来向他汇报,说是军营外面来了一群人,特地来找他们红军的。

    这让龙文成有些诧异,心想难道是当地百姓知道他们要走了,自发组织起来慰问劳军的?

    结果到了营地门口,龙文成这才发现,来的一群人有上百,都是青壮年,大多数人连鞋子都没有,穿着的是苗族传统服饰,还佩戴着银饰。

    为首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人,身材中等,但是肌肉结实,肤色黝黑,目光坚毅如刀。

    看到龙文成这个大官,竟然比自己还年轻很多,这个苗族头领倒是相当意外。

    事实上,红军整个干部队伍组成相当年轻化的,别的不说,还有23岁就当上军长的。

    龙文成这个二十三岁的,才混个团长当,已经算是拖后腿,拉低平均水平了。

    这些苗人,也会一些简单的汉语,不过想要流畅交流有些困难。

    好在龙文成新招募的红军战士中,也有不少苗人,找来一个能说两族语言的,他才弄明白这伙苗人的目的。

    这伙苗人的头领叫“宝包”龙文成一听这名字就极为诧异。

    好好的大老爷们儿,怎么叫“宝宝”呢,这多少有些油腻了吧。

    结果一问才知道,在苗族语言里,“宝”是珍贵的意思,“包”则是山坡的意思。

    这个头人的名字,意思就是“在山坡上出生的珍贵的人。”

    他来自于岜沙苗寨,这地方位于从江县,距离此处一百多公里,整个寨子世代以打猎为生。

    龙文成还真听说过这个苗寨,因为在后世这个寨子进入二十一世纪,仍旧可以合法地持有猎枪。

    不过他们并不打猎了,主要是开展旅游。

    宝包带族人前来,是想要加入红军,和他们一起闹革命。

    因为他的族人基本都在和当地军阀的斗争之中被杀,现在就剩下这两百多人,听说红军在这边,就特地带着族人来投奔。

    他们人人都手持火枪,只不过是很早之前的那种燧发枪,甚至是火绳枪,装备水平可以说是遥遥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