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 章 老魏这是请我来上政治课了?!
作品:《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最新网址:www.xs.fo</p>林平安刚进实验室,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个“跟屁虫”便如影随形,悄无声息地跟了进来。
两人也不多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林平安摆弄那些奇形怪状的琉璃器皿和不知名的矿物粉末,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偶尔在林平安进行关键步骤时,李淳风会忍不住插嘴问上一句:“林侯,此物混合,为何会变色?”
袁天罡则抚须沉吟:“这氮、磷、钾之说,似暗合五行生克,却又别具一格,妙哉!”
两人提问不多,所以林平安也会尽力解答。
午饭后,林平安正想溜回房补个觉,却听林朔禀报:“侯爷,郑国公府派人来请,说是魏公有要事相商。”
林平安闻言,微微一愣。
这老魏找自己干嘛?是因为今天早朝藩邦联名上书的事,来兴师问罪的?
还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与山东大儒的辩论心里没底,来找自己探口风?还是为了魏小婉……
他带着满腹疑惑,出了林府,登上马车,冒着风雪,朝郑国公府疾驰而去。
两刻钟后,林平安跳下马车,在门子的引领下进入了郑国公府。
郑国公府不似其他勋贵府邸那般奢华,处处透着一种清俭刚直的气息。
后院书房内,魏征正坐于书案旁阅卷品茶,见到林平安进来,他放下茶杯,微微一笑:“贤侄来了,坐!天寒,先喝杯热茶驱驱寒!”
林平安点头,坐在了他的下首。
一番简单的见礼寒暄过后,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墙角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魏征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平安,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
林平安想到魏小婉心头有些发虚,连忙低头饮茶,不敢与之对视。
魏征见状,无奈一笑,缓缓开口:“贤侄,老夫今日请你过来,是想与你聊聊!你近来所为,桩桩件件,皆可谓石破天惊!”
“两国和亲之事,暂且不提,老夫亦不赞同以女子换取边关短暂安宁!”
“但这朝贡回礼一事,你力主削减,甚至提出仅加两成,此举是否太过激进?打破了这延续千年的“厚往薄来”之规,你可知其中牵扯多大?又会引来多少非议与动荡?”
林平安闻言,心头了然。
魏征虽然比许多腐儒开明,看得也更远,但他骨子里依然有着这个时代儒家读书人的坚持和对于“礼制”、“规矩”的敬畏。
自己这种行为,在他眼中,确实算得上是“离经叛道”。
(老魏这是请我来上政治课了?!不过他能这么心平气和地问我,而不是直接开喷,已经算很给我面子了!)林平安心念电转,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沉默了片刻,放下茶杯,看向了魏征,一脸认真道。
“魏公,你问我是否太过激进,在我看来,那些已然僵化、阻碍了大唐前进脚步的规矩,就必须打破!”
“时代在进步,就如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味的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只会让我大唐渐渐失去活力,甚至在未来某一天,被后来者超越、欺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便以这朝贡回礼来说,前人定下“厚往薄来”之规时,中原王朝或许初立,需要怀柔远人,稳定四方!”
“但如今我大唐是什么光景?四海宾服,兵强马壮,文化昌盛!我们还需要靠丰厚的回礼去维系那些表面恭敬、实则贪婪的关系吗?”
“这非但不能让他们真正归心,反而会养大他们的胃口和野心,视我大唐为肥肉,予取予求!此规,已不合当下时宜!”
他又指了指窗外:“再比如农事,若非打破直辕犁的古制,何来曲辕犁效率倍增?”
“若非打破“粟麦为王”的旧念,何来土豆这亩产千斤的祥瑞?”
“还有那石炭,千百年来皆以为有毒,弃如敝履,如今稍加改造,制成蜂窝煤,便能惠及万千百姓,令今冬冻毙者大减,魏公,您说,这些打破规矩之举,是对是错?”
魏征静静地听着,他不得不承认,林平安的话虽然听起来离经叛道,但列举的却都是实实在在、利国利民的功绩。
他魏征并非食古不化之人,否则也不会多次在朝堂上支持林平安那些看似“荒唐”的提议,只是,涉及“祖宗礼法”、“邦交大礼”,他心中的天平依旧需要反复权衡。
良久,魏征长长吐出一口气,神色复杂道:“你所言不无道理!老夫并非看不见你带来的变化,只是,破旧立新,谈何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见魏征态度有所松动,林平安心中稍定。
接着,魏征话锋一转道:“那论道一事,你可有把握?孔颖达已广发书信,王恭、马嘉运、刘伯庄、张士衡、赵弘智等当世鸿儒不日便将齐聚长安!”
“他们代表的,可是天下读书人之口舌,儒家之正统!你若败了,恐声名扫地,此前所有努力,都可能被贴上“歪理邪说”的标签!”
提到儒家,林平安嘴角微勾,反问道:“魏公,您饱读诗书,学贯古今,那您认为,如今的儒家,还是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孟子宣扬仁政时那个心怀天下、积极入世的儒家吗?”
他不等魏征回答,便继续说道:“还是说,它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专为帝王统治和权贵阶层服务的工具?变得僵化、教条,甚至自相矛盾?”
“时代在进步,百姓在觉醒!儒家思想中固然有精华,但也有很多东西已经落后了!”
“比如动不动就“怀柔远人”,不顾国家实际利益!比如过于强调尊卑等级,束缚人的创造活力!”
“比如将一些经典教条化,不容丝毫质疑……这样的儒家,还适合这个即将迎来前所未有之盛世的大唐吗?”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魏征:“这道,不辩不明!我就是要当着天下人的面,问问这些大儒,他们秉承的,究竟是孔孟先圣济世安民的真意!”
“还是经过千年粉饰、只为维护特定阶层利益的“伪道”!儒家,是到了需要刮骨疗毒、返本开新的时候了!”
“刮骨疗毒……返本开新……”魏征喃喃地重复着这八个字,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呆愣当场。
作为一代诤臣,他何尝没有感受到儒家学说在现实应用中的种种困境与扭曲?
只是从未有人像林平安这样,如此尖锐、如此直接地将这个问题血淋淋地剖开,摆在他的面前。
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魏征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他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没有再说话。
林平安知道,自己这番话,已经在魏征心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他不再多言,静静地喝完杯中已然微凉的茶水,起身,朝陷入沉思的魏征拱了拱手,悄然退出了书房。
他知道,有些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而他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冲击,去点燃那变革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