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亲事
作品:《蜀汉之庄稼汉》 以前季汉困于蜀地的时候,诸葛丞相恨不得把一个钱掰成两个钱来花。
又是和东吴,又是抑豪强,又是兴水利,从锦城的都江堰,到汉中的山河堰, 怕的就是粮食不够吃。
逮住一只土鳖就死命薅羊毛。
为了能持续薅,甚至连特区都能给土鳖开出来。
差点没把某只土鳖给薅成光头。
忆昔叹今,那个时候谁能想到,大汉还能这么富的一天?
诸葛长史轻车上任,一开口就是拿些南中土特产给大伙尝尝。
管你是什么太原王家还是郭家?
甜不甜?
就问你甜不甜!
够胆就说它不甜!
就算在工业信息时代,这个玩意都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
仍处于半奴隶社会的三国时代,哪个敢说不甜?
什么叫财大气粗, 这就叫财大气粗。
本来并州的大族,一开始还觉得让自己前来迎接并州刺史府长史,有点大题小作。
并州刺史过来的时候,咱们过来迎接,那还说得过去。
现在区区一個长史过来,又让咱们过来?
真当我们不要面子?
可是……
可是面子又不能当饭吃,对吧?
但糖是真的比饭还好吃。
所以当诸葛长史拿出一些南中土特产给大伙尝尝以后,宴席的气氛就突然热烈了许多。
作为太原大族之首的王郭两家,一反开始时的矜持,亲自起身向诸葛长史敬酒。
诸葛长史自然是来者不拒。
他笑吟吟地看着大伙越喝越高兴,脸上的笑容越盛。
自大人领军北伐时起,阿弟对陇右所用的,一开始就是这个办法:
一手红利,一手暴力。
听话的就给红利,不听话的就给暴力。
一直到现在收复关中并州河东,这仍然是个好办法。
很简单,很老套,但很管用。
红利不是白拿的,拿了好处, 就要听话。
诸葛长史不懂什么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他知道, 这些红利,其实就是朝廷影响,或者说遥控地方,瓦解地方大族抱团的牵线。
若是有人拿了红利又不听话,朝廷就会扯一扯这些牵线。
这些牵线想要让你做什么动作,你就得做什么动作。
当然,不排除有人目光卓越,看出吃下这些红利的后果。
但那又如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除非你能拿出更大的红利,否则,就算是同族,也会有人把你道:
“而且吾家阿秀,已经入了皇家学院求学。”
“皇家学院?”
“就是以前的太学,大汉君臣有鼎革维新之志,故而改太学为皇家学院,除后汉太学之弊,以示有教无类,学成皆可效力汉家天子之意。”
若是换成以前,郭配最多不过是震惊一下,同时感叹汉家天子有锐意进取之心。
但那晚与王晨谈过之后,他下意识就是想到:
有教无类?那可不就是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世间学问的垄断?
“裴公,这皇家学院,入学可有什么要求?”
“自然是有的。一般来说,大多都是从各地学堂选拔上来的优秀学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名额,可由德高望重之士,举荐民间学子参与学院入学考试。”
裴潜捋捋胡须,“吾家阿秀,就是由冯都护举荐,参与学院考试,这才入了学院。”
郭配看到裴潜屡提起裴秀,心头不禁一动,突然问道:
“配记得,令郎差不多已经到了舞象之年了吧?”
裴潜点头:
“没错,已经十有六矣,正值舞象。“
“也该定一门亲事了,不知可曾说媒?”
裴潜一怔,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
“虽有媒人上门,但未得良配。”
别看裴秀被人称为河东少年领袖,但终究是裴家庶子。
不是说没有人愿意嫁女,而是想要嫁过来的那些女子,要么是族中庶女,要么是小家族之女,裴潜都看不上。
因为他想要给裴秀娶的,是世家嫡女。
要不然,如何给裴秀提升身份?
就算不是世家嫡女,娘家至少也要强而有力,或者有影响力,能帮助到裴秀。
不然的话,裴秀如何掌管裴家,袭自己的爵位?
郭配自然不知道裴潜的心思,此时他一听到听到裴秀尚未婚配,顿时就是大喜,说道:
“吾膝下有一女,年已及笄,家中欲为其寻一亲事,若是裴公不弃,可为令郎执箕奉帚。”
太原郭氏之渊源,比河东裴氏还要长远。
两姓一北一南,皆在太行之西,素有交情。
如今郭配居然主动提起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裴秀,竟是惊得裴潜差点坐不稳:
“此话当真?”
“配岂敢戏耍裴公?”
“当不起裴公之称。”裴潜直接就是上前,握住郭配的手,哈哈大笑道,“从今日起,你我便是亲家!”
半个月后,远在太原的王晨,得知郭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裴秀,气得差点又掀了案几:
“郭家子,你说要与族中好好商量,原来竟是跑到长安去寻亲!”
“我王家好歹也是你们郭家的姻亲,你至于这般欺骗我吗?”
郭配之兄郭淮,娶得的正是王凌之妹,同时也是王晨的从妹。
“可惜我王家人丁不旺,没有适嫁的嫡女……”
王晨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