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节 惠极早伤
作品:《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秦昭知道这会儿晋阳的想法,一定会感叹一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可惜她就没注意到晋阳脸上的神色,正一门心思的想着,要用这南瓜和红薯做几样好美食来呢。
送走晋阳公主,秦昭让云衣和云裳两人拿着南瓜和余下的红薯去了小厨房里。
李妈妈一见秦昭,忙领着小厨房里的使女婆子们行了礼,因秦昭在家的日子,没少往厨房里跑,众人也都习惯了,李妈妈笑道:“阿衣阿裳两位姑娘手上拿的这是什么?郡主今儿可是又要叫奴婢们长见识了?”
郡主待人虽不亲近,可说话的时候,却极温和,厨房里管事的因常在她面前帮忙的,也算熟悉了,这才开起玩笑来。
秦昭道:“这两样是西域那边传来的东西,听说做出来的食物极为可口,我今日便拿着两样试着做几样美食来孝敬殿下和太妃,你们只管给我打打下手就是。”
一说说着,就让人把红薯洗干净去皮。也不必厨娘们动手,云裳和云衣是知道的,就昭着秦昭先前的样子,洗净去皮切块。至于南瓜,却是她亲自动的手,一个洗净后,整瓜去皮,上面带蒂的一端,用刀切成锅盖状留用,掏去内瓤,留了瓜子叫厨娘收好。另两个,一个是去皮留子,瓜肉切成了一指长的薄片,另一个却是切了块,让厨娘先在锅里蒸上。
正忙着,秦昭一想到烤红薯,忙吩咐云衣云裳道:“再让人去四个红苕来,记得挑小些儿的。回头不必洗,灶堂生火时,把这红苕连皮埋进灶堂的灰里就行了。”
“放在灶堂里?那不是烧成灰了?郡主不是说这东西极为贵重的吗?连殿下都赞可口,奴婢们尝了一小块儿,甚是清甜,就这么烧了,岂不浪费?”
是挺浪费的,总共才那么两箱子,这一个烤红薯就要去掉四个,她如何不心疼?可四个再不能少的,祖母一个,郡主一个,伯父一个,自己一个,就是想赏这些丫头们也尝尝鲜都不能。好在这东西虽然好吃,可顶个儿大,她虽叮嘱挑那最小的,伯父和自己也罢了,晋阳和老太妃估计是吃不了一整个的,好在又不是用嘴去啃,估计还能余上两个半截的红薯,到时候自是会赏这些贴身的使女的,只是,就是能得着那半截的,也只能是栀子和素瓷几个服侍老太妃和晋阳公主的贴身使女了,总归自己身边的紫苏和云想几个轮不了。
算了,到时候自己也忍着口腹之欲,给这几个丫头也留一点吧。可惜僧多肉少的,半截红薯又能有多少?她这都挑的小的了,大的都得留着做种子,明春好种呢。总不能都吃了吧。
好在南瓜是可以放开了用的,虽说不过两箱子,林概四五十个,却也能叫这些亲近的丫头们都吃个尽兴了。
这么一想。秦昭干脆让人又取了四个来。
至于做什么,她心里是想好了的。
南瓜可做几样经典的美食,一个南瓜饭,那个去皮的整南瓜,就是用作南瓜饭的,一共做上四个。自然是伯父伯娘祖母外加自己一个一个,总归吃不了,这南瓜饭到时候可以分不少给丫头们。
再做些南瓜饼,另外刚也看了,厨房里倒是有些新鲜的百合,刚好蒸上几小盘金光南瓜,可惜没有咸鸭蛋,否则还能做个蛋黄焗南瓜。
她原还想熬个南瓜粥,转而一想,还是先煮红薯粥吧,南瓜粥下回再煮不迟。红薯却是不敢浪费了,只吃这一顿的。
至于红薯,烤红薯自然少不了。再一个油炸红薯条,一个拨丝红薯。一份红薯粥。
另红薯倒是能做道大菜。
秦昭爱吃,前世去湖北时,自然是尝过湖北最有名的沔阳三蒸的。那道最有名的盘龙菜,相传最早的时候,可就是由红薯作为主材料做出来的。虽说后来早换在了鱼肉和猪肉,但这次就用红薯先做一回,咱也返璞归真一把。
只是,这龙谁敢吃?这是要灭族的大罪啊。
秦昭觉得自己活的挺有劲儿的,她可不想死,这大好年华的,生在富贵乡,咱得得对起这老天爷额外赠送的生命才是。
龙自然不行,但其它的可以呀?给做成鱼,这总成吧。粉蒸凤凰鱼的造型,可不比盘龙菜差,而且用红薯蒸的话,颜色金红,并不比那白如玉珠的正经粉蒸凤凰鱼卖相差,还可以用南瓜和青菜,做个太极蒸双蔬来。
再细一想,秦昭又让厨娘取了些糯米粉来,拌上蒸好的南瓜和红薯,做了个南瓜红薯饼。
等秦昭忙完,已是撑灯时分。
看着做出来的美食,便是整日在厨房里和各色美食打交道的厨娘们也忍不住咽着口水。整个厨房里甜香四溢,味道如何姑且不论,只这几样菜的样子,已如那画儿一般了。
可那从灶堂里拨出来的黑黑的四陀,叫个怎么回事?样子丑也罢了,可这个甜香,实在叫人馋的紧。
主人们还没尝着一口,她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没有命先饱口腹,好在红苕的菜郡主没有多做,金瓜的郡主却是做了不少,往常做菜时,也都会留些儿给她们尝上一尝,想必今儿也不会例外。
秦昭叫了云想、紫苏、云衣、云裳四人,取了最精美的食盒,一一装了,自己亲领着,送去了荣寿居里。
晋阳此时正陪着老太妃说话,听晚樱来报,说是郡主来了。晋阳笑道:“今儿阿家又有口福了,阿昭那丫头得了两样西域过来的稀罕食材,说是要做几样好吃食,叫我与您,还有王爷好生尝尝呢。”
关于这两样东西的价值,晋阳倒是未说。一是再事关重大,如今还没有影子的事情,不好拿来在老太妃面前说嘴,再则,若这两样东西真有那么高的亩产,她却是要和王爷好生商量着,看看自家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两样物什,发挥出最大的政治作用来。
“那可是好,好些日子未尝那丫头的手艺了,倒是有些想的紧。”老太妃笑道,转头吩咐晚樱,“还不快把郡主请进来?大冷的天,浮翠阁离这里又远,就是乘了软辇,怕也是冻的不轻。”
晚樱得令,忙出门请了守在廊下的秦昭:“郡主快请进屋里吧,殿下和太妃正等着您呢。”
秦昭进屋,给二人行了礼,这才叫了云想几人进屋呈菜。
等一一端了出来,放在餐几之上,便是老太妃也笑赞了一句:“闻着香,看着精致漂亮,快叫我尝尝这味道如何。”
食笼里原是加了保温的织棉裹上的,因此虽行了极远的路,可端出来时,所有的菜都还冒着热气。只是那拨线红薯受了些被闷的失了最好的口感而已。
大卫国贵族们吃饭讲究分食制,照秦昭的理解,其实还是一大家子围着个桌子吃的火热。可这个家里论不着她说话。入乡随俗,再说分食挺讲卫生的,这些菜,她皆是按着四份来装的盘。王爷伯父那份,自然还在盒笼里保着温,其它三人却都已摆放好。
老太妃话音一落,秦昭便在边上一一做起了介绍,等老太妃瞧着最后那一陀黑色的,被装在精白的素白瓷梅花盘里时,也是忍不住道:“那又是什么?看着脏的很,可这么多菜里,倒数这个顶香。叫人忍不住就想尝上一口。”
秦昭见她不嫌弃,笑道:“这是烤红苕,放在灶堂里用火灰闷熟了的,虽看着难看,却最香甜,祖母您等着,阿昭给您把这红苕烤焦了的皮剥了,你再先尝尝。只是这些东西虽可口,因不易克化,不好多吃。”
其它的东西也就罢了,拨丝红薯吃时,却是要放在凉水里先过一遭的,秦昭又请栀子去取了三盅凉水来。
老太妃尝了一口,实是香糯,忍不住又吃了两口,秦昭便把烤薯让晚樱端了下去:“祖母若是想吃,阿昭以后再给您做,这东西只能尝尝口,不好多吃的,祖母再尝尝别的。”
粉蒸凤凰鱼,太极双蔬,都是看着就极美的,老太妃也各尝了几口,又指着那整个的南瓜,道:“这就是金瓜?这么一大个,谁又吃得了?”
秦昭笑道:“因这个得整瓜做出来,所以阿昭做了四个,这瓜是可以把上半部分象锅盖儿一般揭开的。这道叫南瓜饭,阿昭这就请祖母尝一尝。”
一边说,一边亲自动手,揭了瓜盖。
金黄的瓜体做的碗,里面是最好的白米蒸的饭,上面零星放着两三朵用南瓜雕成的牡丹花,边上配着两片儿青菜做的叶子,实在精美。尝上一口,南瓜的润甜,融合着米饭的清香,老太妃不由又多吃了几口。
再又把那太极双蔬尝了一几口,等吃到拨丝红薯时,就只能吃了一筷儿,就转到南瓜红薯饼等菜上了。还好金光南瓜,因只是薄片钱铺了盘边一圈,中间的却是雪白的白合,老太妃这才敢多尝几口。
最后才是喝了红薯粥。
菜式极多,可几人的胃口只那么大,因此菜倒余了不少。
老太妃开口,让服侍的使女们辙下去了。那几个丫头因也能尝着,高高兴兴的提着食笼离了屋。
秦昭低声嘱咐栀子上了消食的汤水来,这才陪着两位长辈们说话。
因秦怀玉未回,晋阳把他那份儿,着晴好送回了院里,道是晚上热了叫王爷也尝尝。
陪老太妃说了会儿话,晋阳便带着秦昭告辞。
出了荣寿居,晋阳着素瓷、晴好并云想向个远远的跟着,对秦昭道:“这两样吃着倒是不错,既是珍贵的,以后也别多吃了,留着做种吧,若真能种出来,以后可不愁没有吃的。”
秦昭笑道:“是,那红苕需得留着明春时作种,这东西据说不只能直接作菜作粮,还可以沉淀出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做出另一样食物来。可惜如今因红苕实在太少了,等明年,我一定试着看看,能不能做出别样的菜来。倒是金瓜,那两箱咱们家以后都可以做菜,过两天,我给陈爷爷和罗爷爷家也送两个去。”
“怎么了?金瓜这就不种了?”
秦昭笑道:“好不容易得着的,岂能不种了?只是红苕需要瓜体发芽种植,金瓜和葫芦、木瓜等相似,却是有瓜籽的,到时候只留了瓜籽就成。咱们把金瓜吃了,留下种籽,明天就不愁种不出金瓜来。若到时候真有上千斤的这亩产,咱们家仅靠这两样,可就有不少的收成了。等到时候别人都知晓了,咱们就是自己不种,只卖那种子,也是笔惊人的进项。”
开国初时,那会儿晋阳还小,大卫国曾遇上一次蝗虫大灾,那时候便是宫中,由着皇后娘娘领头,一日只吃一顿干的,其它时候,都是能照出影子来的粥。虽说宫中不至于如此,可天下百姓都在受苦,作为皇家,又岂能还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
长孙皇后乃天下公认的贤后,自是带头与百姓同苦,那一年,原本经历过几十年战乱的大卫国,人口本就不多,再加上这一场史上少有的大灾害,饿死的人十之二三,父皇母后,几乎愁白了头。
晋阳最为尊贵,也最为受宠,却是个懂事的。那一年的蝗灾,多少大卫百姓背井离乡,饿死街头,太过令人记忆深刻,晋阳忘不了。
所以当秦昭提起金瓜和红苕的产量时,她第一个想法就是,若是真的,从此以后,大卫国又何愁不能战胜灾害?国家的粮食储备足了的话,什么样的灾害会挺不过去?所以她的高兴和期望里,绝不只是钱的事情。
“好,阿昭,无论如何,你明年一定要试种成功,到时候咱们就把这些种子,除了自家留用的,全部推广开去,长安城多少贵勋人家,哪家不是数百倾甚至上千倾的田地,若真有千斤亩产,将来家家户户种上,只一年,就可备足三年的常平仓粮食储备,咱们大卫国,还怕什么敌国来袭,还怕什么军粮短缺?又还怕什么样的天灾人祸?”
秦昭却被她构画的美好前景给吓了一大跳:“殿下,这两样各家皆种子尚可,但绝不能家家所有的田地全部种植。”
“这又是为何?”有好东西为什么不种?晋阳奇道。
“过犹不及,金瓜红苕虽既可当粮,又可作菜,但它们毕竟不是粮食,若是灾年也则罢了。伯娘晚上也是吃过的,若是天天吃这个,可能受得?说到底,这两样产量可观,尤其是红苕,做成红苕干,就能作为粮食储存上极久的时间,就是不制成干,只要储存的方法得当,一年时间也是可以的。这是它的优点,但,尽管如此,它依旧不能代替五谷在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它只能是粮食的补充,而不能完全代替。”
晋阳不是笨人,被秦昭一提醒,也已会过意来,心中不免遗憾。秦昭安慰道:“想提高现有五谷的产量,也并非不能。我与伯娘提过我的先生哥舒浩,说起来,阿昭的先生,和哥舒族却有着关系的,他是哥舒明郎的亲叔父。只是因年少离家后,便再未曾回过北庭,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哥舒先生是极为博学之人,当得起当世智者四字,阿昭曾听他提过,这粮食亦如人一般,需要吃饭,吃的好,才能长的好……”
“农物也如人一般,需要吃饭?”晋阳听的稀奇。
秦昭笑道:“是,确实如此,只是这农物的饭,与人吃的又不同。人吃五谷蔬菜,农作物却吃肥料。而肥料亦分多种,如人与生畜甚至飞鸟鱼禽的粪便,淤泥,植物在田间腐烂时的残物等,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提高农物的产量。阿昭始时不信,不只阿昭,就是整个庄人,也没有信的。哥舒先生便领着阿昭去过田间地头,经过实证,凡是落叶厚积之地,野草树木,确实其它地方繁盛。哥舒先生又领着阿昭亲自试过,用鸡鸭粪便施肥在果蔬上,那一片果蔬,果然比别的地方生长的茂盛。结出的果实,也明显好于别处果实,产量更是远高于未施肥的地方。”
“可,就算真的如此,小片田地尚能解决,若是大片种植的田庄,又哪里来的那么多……你所说的肥料?”
肥粪这等粗俗的字眼,晋阳实在是说不出口。
秦昭笑道:“其实也不难解决。如果庄人能实现配套经营的话,就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配套经营?”晋阳看了秦昭一眼,这孩子这两天尽说些叫她听不懂的话,虽说从前她表现出了在术算上头的天赋,可她师从智者明师,晋阳也只当她天赋极高,又有好的先生教导,所以才在术算上头,远胜于人。
但,她一个曾经的富户养女,如今的王府嫡女,却能说出这些连她堂堂一个活了几十年的大长公都不曾了解懂得的事情,何况她如今也不过才未满十二岁,这实在也表现的太过妖孽了些。
若非天才神仙般的人物,就是妖物一样的存在了。
何况,世人有言,惠极早伤,一个孩子太过聪惠,有时候实在不是件好事情。
晋阳的脸上,不由露出几分忧虐来。
秦昭也知道自己冒然如此,一时之间,定然让人生疑,可她也不能因为怕被人生疑,就什么也不做。
大卫国民风开放,对待异事异物,有着十分强大的包容力和接受能力。再加上国家之间通商步频繁,哪年没有些新鲜事物传进大卫,被国人接受?所以她并不太过担心。
晋阳一时表现的好奇,可她又不是真的妖魂鬼怪,她可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想法相对于这个世界的人而言,有些超前,知道懂得的东西,有些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未曾了解过的罢了。
她觉得只要是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哪怕一时让自己被人误解,也绝不至于会酝酿出什么大祸来。她当然不是小白花和天真帝。中间尺度,她自信能把握好。
喜欢簪缨世家请()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