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节 聘请
作品:《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潮汕人爱茶,无论走到哪里,每日饮茶的习惯却是不改的,秦昭前世时,外祖父祖籍潮汕,一辈子都没有改掉爱饮茶的习惯。
他老人家身居高位,家中好茶不少。秦昭小时,大多跟着外祖父生活,她虽性格张扬,要不然也成不了上京城有名的四大女纨绔之一,可却受外祖父影响,极爱品茶,她是理工生,喜欢一样东西,便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因此不但和外祖父一般喜欢收集好茶,对于不少名茶的制作工艺,也曾做过深入的了解。
后世中国的茶,分类不同,各有说法,若制作工艺分,则为未发酵茶,发酵茶和半发酵茶之分。但大多却是以色分类,有青茶、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花茶等几大类。
青茶和红茶都是功夫茶类,其中青茶大多产于南方,以台湾的高山茶冻顶乌龙和福建安溪的铁观音最为闻名。红茶便以武宜的大红袍、祁门红茶,滇红最有名,其实后世的宜兴红茶也极不错的。黑茶则要算普洱最是受人追棒了,好的沉年普洱价比黄金,最受热爱藏茶的茶友喜爱,因此便是普通的普洱,价格也被市场炒的不菲。白茶有名的的也有几种,如六安瓜片、安吉白茶、上饶白眉、白毫银针、白毛猴、白牡丹等。黄茶最有名的当属君山银针,传说此茶的老茶树,一年产量不过三公斤,寻常人是想都不必想的,历代都是贡品,就是后世有人工培植的,产量也不会太多,算得是顶级茶叶。秦昭因着外祖父的关系,也不过只有幸品尝过一次罢了。
花茶则种类繁多,中国人于吃喝一道最是讲究,全世界无国家可及。花茶一道,更是极致,寻常花类大多可入茶,最有名的便是菊花茶了,清热解毒,香修甘醇,原是女子最爱的饮品,而菊花茶又以杭白菊最好。秦昭在朱家庄时便收集过不少新鲜菊花洗净晒干,或单以菊花入茶,或配以陈皮金银花等,深受朱家庄的诸位舅母表姐妹们热爱,更是夏季消暑的好茶水。
诸类茶叶中,以绿茶最是普及,而绿茶的名茶更是举不盛举。其中又以江浙两省的名茶最多,只这两省的名茶就不下二三十种,如浙江,有杭州的龙井、顾渚紫笋、千岛玉叶、永嘉乌牛早茶、景宁惠明茶、雁荡毛峰、余姚的四明十二雷、四明龙尖、绍兴的平水珠茶和日铸雪芽等。
江苏的绿茶名茶同浙江相比,亦不呈多让,亦有苏州的碧螺春、南京雨花茶、无锡的毫茶、花果山云雾茶、宜兴的阳羡雪芽、常州的金坛雀舌等。
除江渐两省,其它地方亦多有绿茶名品,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阳毛尖、青城雪芽等。
对于茶叶,秦昭从前如数家珍,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也算是性格使然。她甚至曾花过时间,以茶路作为路线,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亲眼见过不少茶制作的过程,虽说对于制茶工艺不可能了解关健,但也足以让她按着记忆,多方试验,炒出不错的茶叶来了。
紫苏搬出来的她那一套喝茶的宝贝,其中便有绿茶和半发酵的可做功夫茶的茶叶。而至于茶具,则有茶盘、茶洗、母壶、子壶、闻香杯、品茗杯、茶垫、茶巾、茶铲、茶针等,琳琅满目摆了一桌,紫苏一样一样拿出来,淳于玉已是目瞪口呆。
她本是煮茶高手,其中大多数东西自是知道做什么用的,看了这些东西,不免有些惴惴不安,才刚她一翻表演,着实有不想叫秦昭小瞧的意思,可再看这一套东西,便知道自己大抵是班门弄斧了。脸上笑的就有些勉强。
其实倒是她多想了,秦昭对她一手高妙茶艺的敬佩之情并非作假,只是彼此饮茶的方式又有不同罢了。
秦昭笑道:“我虽不爱煮茶,可这泡茶却也算得喜欢,这些都是我平常用的茶叶,几种茶叶不同,饮用的方式也不一样。用这套茶具冲泡茶叶,就如姐姐煮茶一般,是要花不少心思的,因能静心,我极喜欢,便叫它功夫茶。”秦昭说着,至茶罐里用茶铲均了些茶叶来叫淳于玉查看闻香,另又取了些绿茶来,“这却是不能用沸水泡的,等沸水开了,放一会儿,待水温降些,再行冲泡,茶叶才能鲜活,味道也极甘美,不至于只余苦味。这些茶叶不放煮类调味料,只取个茶叶本身的清香,因此对水温、茶具和冲泡时间的把握要求便高些。”
秦昭一边说,一边让紫苏提了她专用的红泥小炉来,开始烧准备好的山泉水,自己则亲自动手清洗茶具,一点一式,完完整整的给淳于玉表演了一回功夫茶艺。且边冲边讲,把冲泡的流程,水温的控制,首泡只作洗茶,温壶养壶,哪一泡茶水味道最好,几泡过后茶水将淡,等等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讲清。
淳于玉本是个爱茶的,听的认真,也觉得很有意思,不由就起了自己也想试试的心思,且秦昭一招一式之间,极有韵率,茶味如何且不说,只看她这一套泡式的功夫下来,也真当得“赏心悦目”四字了,待喝了二泡的茶水,先觉得还有些苦味,不由皱了眉头,待茶水顺着咽喉滑下,方品出那丝回甘来,且这茶一经泡起,却是茗香四溢,另有一翻滋味。
茶之一道,本是文人雅士们的风雅之举,这茶具精美雅致,茶汤淡金清亮,茶香浓醇迷醉,竟是无一不好,且这茶只凭着一壶热水,不加任何香料佐料,却尽得茶之精华,大卫国尊崇道教,这茶可不正应了道教顺应天地追求本源的道理?
淳于玉品了几口,又深吸了几口气,那茶之香,入心浸肺,让人神清气爽。
秦昭笑道:“这茶不只味道不错,微苦回甘,常饮亦能养身。尤其是年纪大些的人若常饮,倒能避免些老年病。还有一种茶,我们女子常喝亦能养颜,可惜未能寻着合适的茶树,等将来寻着了,我也想些法子制些茶叶来。咱们女子年纪大了,最是易体寒的,那茶性温,很适合养身之用。”说的却是红茶和普洱。
淳于玉原只当秦昭年幼,不想她竟懂得这些,心中也极为佩服。秦昭见她看着茶具,跃跃欲试,正合已意,便笑道:“姐姐原精于茶艺,可有兴趣一试?”
淳于玉虽想,可毕竟没有学过,不免不安道:“奴倒是喜欢,只怕坏了郡主这精致的茶具。”
秦昭笑道:“东西原是用的,姐姐只管试试,若有不懂的,只管问我就是了。”
淳于玉便也不推辞,试着做了一遍,秦昭也在一边指点,一遍下来,虽则手生,但她原长的风仪极好,又极用心,倒也看得过去。秦昭便把要点又说了,又把她做的不对,或者动作不到位的地方,也都指了出来,甚至在水温极高时,如果技巧的执壶,也都说了,如此淳于玉试了几次,就有了些样子。
淳于玉十分喜欢,想着家中嫂嫂也是个风雅之人,哥哥又是极爱茶的,若是能叫他们尝尝自己亲手泡的这功夫茶,该有多好?可惜这茶具天下大概独一份儿,只涪陵郡主自己才有的,不说茶具,单说这茶叶,外面也没有卖的。就算有,怕是价格也是天价,哪里是她们那样的人家能买得起的?就有些遗憾。
不过一想到秦昭不是正要开茶楼茶铺么?难道将来就是要经营这茶叶的?
果然,秦昭笑道:“我将来茶楼里,便主营这样的茶叶。姐姐若是喜欢,这茶具我倒是定做了好些套,姐姐是个爱茶的,回头送姐姐一套就是了。这茶叶我这里还有些,也给姐姐包些回去。淳玉监事帮了我好大的忙,我还未曾正式谢过他呢。”
淳于玉有心推辞,可到底舍不得,便道:“谢郡主的赏,奴别的也不能回报郡主,只绣活还能过得去,回头郡主若是有什么需要绣花儿的活,只管让紫苏她们和奴说一声就是了。”
听她这样说,秦昭便笑道:“其实我倒真有一事想求姐姐。”
淳于玉忙道:“只要奴能做的,郡主只管吩咐就是,哪里敢当什么求不求的。”
秦昭想了一下,便正色道:“姐姐也知道,我那茶铺茶楼里,不只是卖茶叶,也招待雅客品茶。可因这茶叶是从前没有的,只怕大多数人也不知该如何饮用。我便想着到时候雇用些伙计,请专人教导了,专为客人们泡茶,我瞧着姐姐原就精通茶艺,又是个懂茶爱茶的,且学这功夫茶艺上手的也如此快,能否请姐姐到时候在我茶楼里做事,也不管别的,只教导店中专门泡茶的茶艺师,可好?”
她虽打算主营新茶,但既是开门做生意,没有把客人往外推的道理,毕竟新茶需要个推广的过程,所以如今的煮茶,她肯定也是要经营的,淳于玉本是茶道高手,煮茶之艺出神入化,这样的人不用实在可惜。
“这……”淳于玉犹豫不决,她其实心中极是想答应的,不说秦昭于她有救命之恩,这个人情原当该还,只说这原是她的爱好,她就想去了。再则,秦昭即然请她做事,总不会亏了她,也能给本就生活艰难的家中,增加些收入。她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嫁人的事情不过在这两三年间,可家中的情况,哪里又能给自己备得上一份象样的嫁妆?哥哥嫂子原就不易,总不成因着自己的事情,再叫他们为难不安。嫂嫂身体素来不好,何尝不是累的?
虽说秦昭只是让她教导店中伙计,并不需要抛头露面,可到底也是要和哥哥嫂子商量了才好。若是她这般冒然答应了,到时候哥哥嫂嫂再不同意,岂不是叫郡主失望?
“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若是不方便,姐姐只当我没说就是了。”秦昭见她犹疑,也后悔自己唐突了。毕竟淳于玉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非是平头百姓,这般冒然要请人做事,实是有欠妥当。
喜欢簪缨世家请()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