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节 恩典

作品:《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第二天太阳才上杆头,秦昭的田庄便迎来了大卫国帝后,并着站在最高权力中心的各部老大们,三省六部九寺的一把手一个不少。

    秦昭也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大的阵仗。

    好在一道来的还有自家伯父伯娘,并着鲁老国公,她总算不必全部自己一人担着,且很庆幸秦怀用并未一道来影响心情。

    如何按排这些人秦昭都是想好的,结果还是被打乱,她没想到跟着来的还有司农的专业人才,丈量红苕田亩,收挖,称量,记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秦昭感觉这些事情基本上和她已经无关了,可这么多人一时也走不了,至少午饭是要提供的。

    干脆就溜回了庄院里去当厨娘去。

    好在田庄上别的没有,粮食素菜却是不缺的,鸡鸭鱼肉也是自产,只是原先准备的食材是不够用了,她又让人再去置办。

    餐具也只装备了一半,好在这会儿也讲究不了那么多,旁氏忙派了人去庄户家中借用,找了些还算能看得过去的碗快收了来。

    等秦昭指挥着众人,把午饭准备好,早已是日挂中天的尚午时分。

    别人吃的且不管,帝后的膳食却是马虎不得,她亲自动手做好,又命秦风和秦和二人不错眼的看着,这才去田里请人先回来吃饭。

    好在她到红苕地时,那几亩地早挖光了,一众司农的官员们正在清洗过称。几十名大佬员围观。秦昭找到晋阳公主:“殿下,时辰不早了,我已准备好了午膳,不如让大家用过午膳再继续忙?”

    晋阳想了想,因来的多是重臣,年纪可都不轻了,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些头发斑白的老者,本就在太阳下站了半天,又是一早就出城的,这会儿只怕也是饿的很了,若不用用膳,那体弱的出了什么事,这乡间别说太医了,怕是寻常郎中也寻不着,便点了点头,去了帝后身边:“父皇,母后,时辰不早了,可否用完午膳再来察看?”

    老帝皇倒也是个体恤下属之人,他身边站着的又是大舅哥长孙丞相,老头子七十多岁的人了,虽还坚持着,可看着已是十分疲备。

    “好。倒是忘了午膳的事情,随员众多,这午膳?”

    晋阳因一直只顾着看着人挖地收瓜,也没想着午膳准备的是否够用的事情,不由看向秦昭。

    秦昭笑道:“俱备好了,只是阿昭原也没想到陛下带了这么些人来,膳食便简陋了些,好在都是田庄上的出产,胜在新鲜,还请陛下与皇后娘娘移驾庄院中。”

    帝后听了,赞许的看着秦昭点了点头,心道秦家二房这小丫头,小时候看着还极跳脱,这才两年时间,行事倒是变得周动稳妥的很。

    二人领着百官一路行来,入了田庄便耳目一新,庄员他们也不是没有去过,可如这小田庄收拾的这般齐整的便不多,阡陌平坦,河渠规整,田舍划一,难得的是并无鸡鸭乱飞,就是庄户们的脸上,都带着满足。

    老皇帝宣布先用膳,因还没有过完称,又派了护卫看着那收上来的红苕。

    秦昭领着众人去了庄院中,请帝后入了正厅,里面的榻席也都按排好了,用的是分食小几。自是帝后居上位,左边三省六部官员,右边勋贵公候,连九寺卿都没捞着主厅里的席位。

    待众人在使女们的服侍下净完手脸,秦昭便让人上膳。

    有这些帝国的老大们在,厅里自然没她的位置,秦昭很自觉的守在外面,这会儿她可不敢自己也去吃饭,尽管是又累又饿,可也怕下人们一个不慎,惹了帝后不喜。

    倒是皇后娘娘休恤的很,吃了几口,想起秦昭来,笑着问晋阳:“涪陵那丫头呢?虽说那丫头年纪不大,可到底是这里的主人呢,哪有咱们客人坐着用膳,却把主人丢在外面的。”

    晋阳笑道:“怕是那孩子拘束,自在外面守着呢。”

    又让身后服侍用膳的使女去外面看了。

    秦昭入内。

    老皇帝也笑道:“丫头忙了这大半天,也累了吧?虽说这里都是你的长辈,可你是主人,岂有让主人看着客人吃的道理来,就坐到寡人身边,一起吃吧。”

    坐他老人家身边?

    要知道左右席都是重臣,这帝后身边也是上席了,借她几个胆子,她也不敢这般托大呀,才要辞,右席上首的老魔王已开了口:“丫头你可算是咱们大卫国的功臣了,既是陛下吩咐的,只管听着。”

    秦昭看了晋阳一眼,见她微微点了头,便也脆声笑道:“尊敬不如从命。”

    使女们听了,忙去外面传报,不时便送了她的矮几坐席和膳食过来。菜色却是比在位的人都要差了些。

    这种场合,自然没什么食不言的规矩,老皇帝吃了几口,倒是赞道:“这菜色虽简单,却可口的很,只不知是用什么食材做出来的。”

    秦昭忙道:“回陛下,您和皇后娘娘的膳食涪陵不敢假他人之手,乃是涪陵亲手做的。只是些小菜,并不值一提,其中又有些西域传来的新菜种,陛下喜欢即好。”

    “是你亲手做的?”皇后笑问。

    虽说厨艺女红乃是女子必学的,只是贵女们哪里真会在这事上下功夫?左右也只是会些罢了,若真是秦昭自己做的,那她这手厨艺可真是不错。

    边上的晋阳听了,却是笑道:“母后不知吧?阿昭这丫头别看平日里淘气,一手厨艺却是了得,在府里时,也时常下厨,做些膳食孝敬老太妃呢,就是我和王爷,也没少跟着老太妃沾光,可算是有口福的。不只咱们府上,就是鲁国公和裴老夫人,还有越国公他老人家,阿昭也时时孝敬,她的手艺,便是最重饮食的越国公他老人家,也是赞不绝口。倒是为咱们王府,弄出了一本新的食谱来。”

    秦昭被夸,自是要自谦几句,边上的老魔王听到这个,也是得意大笑:“臣这外孙女,聪慧什么的就不说了,这田庄叫她打理的不说多好,可满长安城的田庄,就没一个比得上的,这也不论,只说这厨艺,不是老臣夸口,也不比陛下您宫里的御厨差什么。就是臣家中那好酒,也是这丫头费了个把月的心思,捯饬出来的,如今这长安城的人,哪个不以能喝得上一口我老陈家的酒为荣?”

    老魔王这话一出,那爱酒的老头子们,不管文官,都抬头盯着秦昭瞧。

    看的秦昭背后都出了冷汗,心道知道你们这些老家伙们都嗜个酒,可看着我,我这会儿也拿不出酒来啊。

    大卫时俗,凡是世家,都有些自酿美酒的方子,那有几百年传承的,更是各有自家菜谱,是为珍藏,外面是不传的,哪民皇家想要,人家也不会给。要知道哪家有个秘而不宣的食谱,那可是家族有传承的佐证,这丫头息就弄了一本出来,还能让皇室出身的晋阳殿下当着这些重臣的面,得意的说起来,可见就绝对差不多了。

    还有老陈刚说的那酒,竟然也是她弄出来的,且还大大方方的给了老陈家。再看这田庄的景象,今日那让所有人都激动的红苕……

    一众老臣们看着秦昭的眼光,都变了。心中不免有些不是滋味,说起来那炸没油的法子,可也是出自老秦家。据说年来给可给户部交了不少的利润,如今又有了这红苕,真是什么好事都落在他秦家了。

    老皇帝哈哈大笑:“这可是上天对老秦家的垂顾。又托耐这丫头,我大卫有了红苕这样的祥瑞之物,寡人若是不赏这丫头,岂不是枉顾上天之美意?诸卿也说说看,涪陵,你想要什么赏?”

    又对众官道:“诸卿怕是还不晓得吧,涪陵有心,这田庄上还试种成功夏稻,昨儿寡人已问过,亩产竟达五担。且秋收后,还能再种一季冬麦,一年双收,加上冬麦的二三担产量,一亩地一年便有了七八担的产量,诸卿想想,这是不是我大卫盛世之兆?”

    众官自是一片溢美之词,直把老皇帝夸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第一明君,本朝自是盛世,这点就是秦昭这个看过后世繁华的人,也是承认的,但要不要把马屁拍的这么狠呢,好歹含蓄一点呀?

    再说了,诸位老亲们,我才是当事人呀,怎么你们说了那么多赞美的话,和我这个当事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夸了半天,老皇帝才摆了摆手:“涪陵郡主有功,诸卿说说,寡人该赏她什么好?”

    他这一问,大家都傻了眼。

    亲王女最高也就封个郡主,而且就算是亲王嫡女,也不是人人能得封的,连晋阳公主殿下的亲生女儿宜兴县主,如今也不过才是个县主封号,涪陵这郡主封号,已经是破格了,而且还是沾了她兄长秦晢的光。

    虽说这回红苕和稻子的事情,她确实有大功,可这功劳若是出在男子身上,国爵不至于,可是封个候爵却不为过,偏偏是涪陵她是个女郎君。

    这要怎么封?赏赐财物?问题是秦家象是缺钱的人家?

    晋阳公主殿正自有公主食邑和恒产,亲王府的规制比公主府更高。而公主府和并肩王府,可都是秦怀玉和晋阳公作主的。秦怀用没和秦怀玉分家,所以涪陵郡主依旧是亲王府嫡女,一应供给,包括将来的嫁妆,也都是由王府出。长安城的人又都知道,并肩王爷和晋阳公主二人,对这位侄女极是疼爱。重点是,这位郡主将来出嫁,看老陈和老罗两人对这丫头的情份,恐怕还会另置一份嫁妆,她又有自己的食禄封邑,满大卫国哪家闺女的嫁妆能和她比?

    钱人家不缺,封号……除了公主,郡主也算是未嫁女亲王女最高的品级了,册封也没法再往上提了呀?

    众人一时都是大眼瞪小眼。

    可若是不赏,也说不过去。

    便有人心里不免嘀咕。

    这么大个功劳,秦家竟然让这丫头给担了。秦怀用也是个傻的。

    想到秦怀用,有人心里立时清明起来。

    还真是不得不赏这丫头。

    赏了,朝庭就不算亏了这丫头。否则,那秦怀用可是这丫头的亲爹,秦怀用至从北平回京,如今位置正尴尬着呢。可不正是需要劳绩的时候?太平盛世,哪里又轻易能得功绩?

    想到这些的人,心中不免更是嘀咕,看样子秦家内部,也没有多和谐嘛。若非秦怀玉夫妻两个从中作梗,为什么这功劳竟没算在秦怀用身上?要知道秦怀用若是有了这份泼天功劳,何愁不能再进入长安城的政治权力中心?

    陛下这会儿提起要赏这丫头,未必不是为了堵秦怀用的路,堵朝中百官那悠悠之口,今日若是不能把这赏赐定下来,等到回京,秦怀用未必不会用这事儿做文章,涪陵说到底还是秦怀用的女儿,到时候陛下是用还是不用秦怀用?

    秦怀用是因他儿子做了北庭三军节度使才被调回京城的。而他又娶了安西都护府的允和郡主,他虽是刺史,其实权与一地藩王又有什么区别,北平原就是为了牵制北庭和安西的存在,也不怪陛下恼他。

    长孙丞相不愧和老皇帝君臣相得十数年,已是悠悠然开了口,道:“涪陵之封,原已破格,若说封号,实是封无可封,不如封号不变,再加二百户食邑,另赐金钱财帛若干,陛下以为可否?”

    老皇帝沉吟。

    按说,秦昭原就有三百食邑,再加两百,实际食邑已是公主级别了,但到底与她这功劳有些不相匹配。一时不只百官为难,老皇帝也有些为难起来。

    众人议论纷纷,秦昭也知道这会儿没她开口中的余地,议了半响,还是老陈拍了一下桌子:“就说你们这些文官们最是叽歪,芝麻粒般的小事,也值当扯到现在,要老陈说,刚长孙丞相的提议就不错,陛下之所以觉得不妥,不过是陛下仁厚,略嫌薄了些,若陛下真心疼这丫头,不如让丫头身上的爵位延绵三代,也就是了。”

    爵位这东西,其实挺复杂,除了品级之分,又有世袭纲替的,有几代而降的,有实封和虚封的,但不管如何,那都是男子爵位,女子爵位是不能承传的。就是各位大长公主,长公主和公主们一旦挂了,其食邑朝庭都会收回,却是不能承的。

    涪陵是女子,这郡主封号,如何延代?若此先例开了,大卫国那些彪悍的公主们只怕都会动起心思来。

    此例绝不可开。

    别人还没吱声,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甚至宗正寺就先提出了反对意见。

    又有众官附和。

    坐在这里的便有越国公府的世子秦仝,原本九卿还不够坐在这厅里,因罗老公缺席,他是顶越国公的位置,才在末席有了坐位的。除了晋阳公主夫妻,老鲁国公,就数这位和秦家也是关系非浅。秦仝虽也觉得不妥,可提议的是鲁老国公,因此虽有不少人给他使眼色,他不好赞同,当然也不会吱声。

    司农的官员还不够坐在这里,老皇帝想了想,便道:“让人去外面把司农叫来。”

    司农寺老大很快便进了屋里。

    老皇帝便让他也给个意见。

    司农寺卿也是为难。

    红苕和水稻试种成功的意义他当然知道,他管的就是农桑稼种,这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可陈老国公的提议也委实在难办,让秦昭的爵位可承原不是大事,问题是没有前例,此例一开,郡主县主们且先不提,国朝那么多公主们怎么办?往后会不会有人也提出爵位世袭?人家还是嫡亲的皇室血脉呢。

    可不赏也实在说不过去,司农寺卿一时脑子飞速运转,倒还真让他急中生智的想出个办法来:“臣也以为让涪陵郡主的封号可承不合礼法,可礼法不外乎人情,臣以为,不如换个折中之法,将来郡主出嫁,其封其夫郡公,三代而除。不知诸位大人觉得是否合适?”

    如此一来,就算是对夫家的封赏了,并不涉女子爵位可承的问题。且一个郡公也不为过,又是三代后便除爵的,众位大佬们一想,倒也乐意。

    其实秦昭要的并非品级的提升,承爵的事情她也没有想过,她这点子年纪,男友都不知道在哪里呢,怎可能想到子孙的事情嘛,再说了,若是子孙自己不争气,要个郡公的爵位不过鸡肋,又有什么意思?若是子孙争气,又何愁不能争个比郡公更高的爵位来?

    这会儿也该她这个当事人表个态了,秦昭盈盈起身,对诸官作了辑:“因涪陵之事,叫诸位为难了,也是陛下爱护,涪陵十分感激。只是涪陵的郡主封号已是破格,实不敢奢求太多,长孙丞相的提议便好,加二百户食邑已是圣恩,爵位传承,本就不该想的,涪陵不敢应承,倒是有一事请求,还望陛下与皇后娘娘斟酌。”

    “说吧。”

    秦昭起身,走至中堂,对着帝后遥遥一拜:“涪陵的身世,诸位长辈们皆知,三岁那年,因我时常生病,阿娘温人夫人便打算带着阿昭去寺院进香,不想竟遇上流匪作乱,外逃时,阿娘温国夫人为救涪陵而葬身山涯,界时涪陵年幼,尚不能记事,阿兄因坠山涯失忆流落在外,而涪陵却得阿娘温国夫人的忠仆与护卫寻得,为涪陵寻了一户人家收养,这才能被阿兄寻回,认祖归宗,那对忠仆予我有再生之恩,又护我数年,却是贱籍,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涪陵愿以此农桑之功,换忠仆一家良平身份,子嗣可科举为官。还望陛下与皇后娘娘垂怜。”

    说完,秦昭跪地而拜。

    贱籍改良籍,也是要三代而后方能入仕的。秦昭为那对忠仆求这个恩典,说起来也能理解。可,到底小题大作了。

    不过,在座的众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没一个觉得这事寻常的。

    秦昭回京,为何那忠仆为什么没有跟着她一道回来?为个忠仆改籍,凭并肩王府秦家何必圣前求情?何须拿这么大个功劳去换这个根本算不上什么为难事儿的恩典?而微妙的是,涪陵郡主明知道他父亲现在处境如何,如果这功劳算在帮怀用的头上,足可让秦怀用再次青云直上。可秦怀用今日竟然根本没有出现。

    再则,秦晢失忆去了北庭,这且不说,那对忠仆没有失忆吧?为何明知道秦昭是并肩王府的骨血,而她对外说的在幽州长大的,幽州离北平,才有多远?为何没有送她回北平刺使府找秦怀用?在外流落,无音无讯,一待就是七年时光?

    喜欢簪缨世家请()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