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节 写作计划
作品:《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为了避免这一大一小一对活宝再闲扯下去,懂事的云夏时小正太聊起别的话题:“裴家二哥如今可还给姐姐写信?”
听到夏时提起裴竹节,秦昭笑道:“写呢,同从前一样,每月三封,这小子也是,逢一必由收到他的信的,平时便是去催,也没有。”
从前是她拿故事忽悠裴竹节小朋友,这孩子被她带的崩坏了,成了一个挖坑专家,如今倒是秦昭成了他的铁杆粉丝,每月等更等的抓心挠肺的。裴家数百年世家,裴竹节小朋友如今也是十三岁的小正太一枚,虽年纪不大,可通读史书,某次秦昭给他写了一段笑说历史后,这孩子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商周那些事儿》已经写到《西汉那些事儿了》,秦昭可见,在不久的将来,这孩子就能写到《前隋那些事儿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秦昭干脆花钱搞了个活字印刷厂,专门帮裴节竹小正太出书,她有茶楼那个先天优势在,茶楼里去的以文人骚客具多,因其中不泛些附风俗雅的凡人,裴竹节的戏说历史,虽说有些人斥责太过儿劲,可不但不少真经的文人们喜欢,就是那些装X的文人们也更喜欢,除了在茶楼里看,还买回去细品,结果秦昭原本只是印着玩儿的,不想却因着裴竹节小正太,很赚了些银钱。
此时印刷业还不发达,书籍流通主要靠手抄,左右印刷坊里的工作们闲着也是闲着,秦昭索性帮着朝中一些大儒们出书,这些人平时想出本书,把自己的心血付印,十分困难,因为需要自己花钱去印,因此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很难实现让自己的著作流传于世的愿望,有秦昭帮着出书,不仅不收任何费用,还会根据销售量而给著作者一定的稿费,所以一时间,她的印刷坊生意火爆。她这位涪陵郡主,在满朝文人中,口碑也是一时无二。另茶楼里平日留下墨宝的客人们,每三个月,也会择优秀作品,积集出版一本诗集。这部分人则是按稿一次性付费。
因着这个,凡是自觉的有些才学的人,都爱往她的春风得意楼里跑,这一年多下来,春风得意楼的生意一时无两,已然成了长安城茶楼里的龙头老大,往来长安城的文人学子们,无不以其诗文被春风得意楼诗集选中为荣。
连带的,秦昭名利双收,名声超爆之余,自然也赚不了不少钱。
当初建茶楼时,不管是晋阳公主和陈金乌的二伯娘清河公主,都只当是给孩子们玩罢了,哪里会料到那里如今意成了一个金窟呢。
不过秦昭也并非穷大方,印刷的盈利却是她一个人的。和她其它的生意不一样,印刷作坊因意义重要,她必须要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过茶楼诗文集那一块,秦昭也会给茶楼三分的利润罢了。
“阿姐,你说,我能不能也和裴二哥哥一样,也学着写那样的文呢?”
秦昭笑道:“有什么不可?你若是对自己有信心,自然也可以写。不过前提条件是,不得影响学业,你裴家二哥哥的功课可是一点也没有拉下,要不然裴家舅舅也不会答应的。另外,你虽是我阿弟,但我丑话可说在前头哦,稿子不好阿姐是不会帮你付印的。当然啦,若是你写的书好,能付印的话,将来卖的好,阿姐给你的稿费比别人高些就是了,谁让咱们夏时是阿姐的弟弟呢。”
云夏时见她没有拒绝,一脸的兴奋:“阿姐阿姐,那回头我写些,你帮着看看?”
秦昭笑着点头,想了想,还是问道:“你裴家二哥哥这一年可是赚了不少的稿费,足有两千多缗钱,阿姐问你,你是想赚钱才要写闲文的,还是别的原因?”
云夏时白了他一眼:“阿姐瞧我可是那爱财的?虽说能赚钱是好的,可我却不单是为了这个,而是觉得有意思,所以才想试一试。且,裴家二哥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呢。裴家二哥写江南,江南景致,风土人情,在他笔下有如活了一般。我虽没去过江南,可打小长居塞北,若是我把那大漠孤烟的塞上风情也付诸笔下,想来也有人喜欢看的。阿姐说是不是?”
“很是很是,”秦昭笑着摸了摸夏时的头,“我们夏时想的极好。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从来就不能死读的。读书可明志,行路却能了解人情事故,开阔心胸,增长见识,我们夏时将来是要出仕的,只读书的人当不了真正的好官,哪怕他真一心为民,可有志向却没有手段能力,也不过眼高手低,最终什么也做不出来。非但什么也做不好,还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有好心却办坏事的人,这比坏人办坏事还可怕。夏时能想着写塞北,写咱们曾经一起生活过的土地,并且让别人去了解塞北,那阿姐就支持夏时。你如今还小,等再过两年,我去和爹爹和阿娘讲,也让你出去游历一两年,好不好?”
夏时听了,顿时眼都亮了:“阿姐说的是真的?不骗我?”
秦昭白了他一眼:“阿姐什么时候骗过你?”
夏时喜的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他偶尔去裴家请教,和裴竹节聊天时,常听裴竹节说起从前在江南时的情景,又听他聊自扬州来长安时的一路见闻,真是恨不得自己也能亲自去瞧一瞧烟雨江南到底是如何的美,是不是真如裴竹节说的一样。而裴竹节说再过两年,满了十五岁,也会再去别的地方走一走。
同样是男儿,云夏时又如何不想?
只是这话,他是不敢和爹爹提起的。
他想写书赚钱,也是不希望自己连出门都吃着阿姐和爹爹娘亲的,如果自己也能赚钱了,是不是将来和爹爹阿娘提起他想出去云游时,爹爹和阿娘就算反对,也不会反对的那么厉害呢?
小小云夏时,已是懂得经济独立才能挺直腰杆子做人的道理啦。
其实说起来,自他出生,云家的经济就已经很好了,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可是在整个平安镇,云家的条件也算是顶好的,至少不比朱八哥家差,他打小也算是金衣玉食了,好在云瑞和阿彩虽疼孩子,却不肯溺爱的,又有秦昭整天在边上看着,他和小圆子虽受宠的很,却一点没有长歪了。
听说云夏时将来可以出去游玩,小圆子眼也亮起来:“阿姐偏疼哥哥,为什么哥哥能出去玩,我就不能?哥哥去,我也去。”
秦昭笑着扯了扯她头上的两个又丫髻:“哥哥是哥哥,圆子是圆子。圆子能做的事情,哥哥不一定可以做,同样,哥哥能做的事情,圆子也不一定可以。别说你了,你看阿姐,又何尝出去游玩过?”
说起这个,秦昭已经觉得自己挺幸运的了。
大卫民风开放,虽也田尊女卑,但女子的地位着实不低了,她又出身勋贵,没有所谓书香世家的那些臭规矩,自也不至于出不了门,贵女们一年里的聚会没有百次也有八十。逢上节庆,出城游玩更是成群结队的。男女大防亦不算什么,只要不出格就成。就是自由恋爱了,只要尊着媒妁之情,不去私奔,幸运点再门当户对的话,就是两家长辈们,也多乐见其成。
她若是不小心穿到了元明清那样的朝代,女子轻易不得出门,从小就要裹个小脚什么的,七岁过后不小心被个男子摸了小手,就得去死,和陌生男子说句话都能算是失贞,贴身用的物件不小心丢了被陌一男子捡去,都有被污有私情的嫌疑,整日里活的战战兢兢,嫁了人老公纳个三妻四妾的,不但不能表示一点不满还得表现的愉快欢迎,否则就是犯了七出之嫉,她找哪哭去?
好歹现在男人虽也纳妾,可出身高贵的妻子们却不但可以把渣男捶一顿,然后还能和离。和离女子只要娘家支持,一样可以活出另一片天来。总之前途不算灰暗。和离后虽说择夫的条件不如初嫁时,再嫁从已,自己做主的空间却更大。
作为特权阶层的一员,秦昭表示对现下生活还是挺满意的。
因此小圆子抱怨,很是得不到她的共鸣,虽然私心里她比任何人都想出去走走呢,旅行神马的,有钱有闲的人,哪个不想哦。
“小丫头,知足吧。长安城里多少女郎们连长安城都没出过呢,你好歹还从凉州走到了京城,这就比别人强多啦。想要出去玩也不是不可以呀?小圆子快快长大,将来找个做官的小女婿,夫君外任作官时,小圆子就能跟到任上,这样不就可以出去玩了?”
云夏时听的翻了个白眼,哪个做阿姐的这么劝妹妹的,也恁不靠谱了些。
“圆子别听阿姐乱说。等哥哥以后出去,见到什么有意思的,都给圆子写下来,到时候圆子闲了就看哥哥写的游记,不是挺好的么?”
小圆子也不过是白提一提罢了,虽年纪还小,也知道身为女子的不自由,便笑咪咪的点了点头:“阿姐最坏,还是哥哥好。”
秦昭:……
个小没良心的丫头。
到了庄院,因云舞和秦鸣、秦雷二人是先去的庄院里,管事的人也知道她用了午膳要过来,早在正院里等着了,门房老孙伯看着依旧精神,见到秦昭,老孙伯行了礼,笑道:“李管事已经正院里候着了,郡主请随小人来。”
秦昭摆了摆手,笑道:“老孙伯看着精神,这一向身体可还好?”
老孙伯忙道:“小人身体好着呢,一顿倒能吃上两碗饭,偏活的长久,小人很是觉得浪费了粮食呢,倒叫郡主惦记。”
寻常的郡主,何等尊贵,哪里会把他一个看门的老头子放在眼中?偏这位郡主每常见他,都要问他几句好,闲聊几句,老孙伯这辈子见过的贵人里,也只这位最和气体恤下人的。他也听过别人说起郡主,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可在他老孙眼中,心正的,才是好人,郡主就是狠,那也是对坏人狠,哪个瞧过她对庄中人不好了?就是最寻常的庄户,郡主也能和和气气的说话,哪里象他从前见过的那些人,身份比郡主差的远了,看着不如自己的,也是鼻孔朝着天,倒好似看他们这些低贱的下人一眼,便脏了他那高贵的眼般。
“能吃能睡就是福,孙伯可别怕浪费咱田庄上的粮食,这粮食种出来可不就是叫人吃的么?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孙伯你搁咱们这庄院门头压着,咱这田庄想不兴旺都不成。所以呀,老孙伯你可得活个百岁,咱田庄到时候把你当长寿老福星给供着。”秦昭边走,边和老孙伯说笑。
老孙伯听了这话,脸上笑开了花:“那就承郡主吉言,小人拼了命,也要活的长久些。”
说着话,就到了前院,李管事已迎了出来。
如今当家的可不是从前的李大了,他因任了司农的职,水稻试种了两年后,便去了城中,当起了官老爷,如今当着田庄的家的,却是他的大儿子李长生。旁氏因要照顾李大,也搬去了城中,如今内院里是由李长生的婆娘漆氏负责。
远远的瞧秦昭进了院,李长生和漆氏便迎了出来。行了礼,李长生夫妇便把秦昭迎进屋里。
内院里没什么事,漆氏问了好,便退了出去,屋里留下秦昭和李长生说话。
“近来田庄上都还好吧?”
云舞上了茶水,也退了出去,秦昭端着茶杯,笑问李长生。
“都还好,暖棚里由秦塑月和秦望月看着,他两是李怀达一手教导出来的,办事很周到。虽是快入夏了,可暖棚里也不能空着,如今也种了新种下去。红苕苗也育的极好,今夏打算种上五十亩自用就成。水稻的种也育了,只是阿爹不在,我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日都在盯着呢,瞧着也还好。”
说起来秦塑月和秦望月原本一个叫狗子,一个叫秦三郎,两人的名字还是秦昭给起的,当初配给李怀达的两个小学徒,两人也是秦家家臣中挑选出来的孩子,是可以放心的人。
到了五月冬麦收了,就得插秧苗,这时候正是育种的季节,李长生虽不如他爹老练,可胜在行事仔细,也肯听别人的意见,庄中老农们也多有提点,这一年多当起差来,虽不如他爹李大那般叫人省心,可大事上出不了差错,再历练个一两年,田庄上的事情都上了手,也就好了。
他婆娘漆氏不似旁氏那便只管内院的事情,却是个有些见识的,便是外院的事情,也能帮着李长生,夫妻两个配合着,虽才接手庄子不久,还有些磕磕碰碰的,但也算做的不错了。
因着漆氏能干精明,秦昭也有意让她多接触庄院中的事务,如果可以,秦昭倒是想把养殖厂的事务都交给她统管了。
听李长生汇报了一会儿田庄的事务,因都是照着李大以前的旧例来的,只要人尽责,监督好,便不会出什么大错,且田庄的规划也是从前做好的,如今只管按着计划走就不会出错。秦昭听了会儿,便挥了挥手:“就照着你说的办就是了。你如今也是大管事,大事上头一定要把握好,有什么问题,拿不定主意的,不妨去问问你父亲。”
李长生点头应是,又商量了需要添置的农具等事,便把账册拿过来让秦昭瞧了瞧。
秦昭也只大概翻看了一眼。
她如今可不会傻的什么账都自己去看了。
茶楼,茶铺,商队的,阿树他们的铺子,田庄,作坊,养殖厂,印刷坊,要是个个都是她自己查账,真能累死。她早在两年前就专门成立了一个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人员都是她自己挑的人培养出来的,其中多数是外聘的人,也有几家府中挑来的。一年四季盘四次账目,由审计部的人负责。又有总财务部,一应开销投资的费用,全由各处财务部负责,交由总财务部审核,拨款,报销。
她这个法子,因账目分明,审计独立,好处显而易见,最早是王府和晋阳公主府搬了用了,后来鲁国公府那边也用了,慢慢的倒在长安城的勋贵人家流行起来,如今照着做的很有几家。
甚至她那财务部和审计组的人,都有人家死命来挖墙角的。虽也被别家挖走几个,可因秦昭给的薪酬高,福利好,跳糟的人并不多
秦昭还采用会议制度。大事拿在会上讨论,每半年就会召集所有的管事们商议一次,订下半年计划。她又奖惩分明,所以她几处产业的管理团队还是十分稳定的。
见账目没什么可看的,因还没到春收,所以这账目,主要也就是大概了解一下从新年至今,春季暖棚和养殖厂并几处作坊的收支。看了第一季度的盈利,比她预计的还要好,秦昭笑道:“春季咱们的目标完成的不错,回头该奖励的,你也按着咱们先前拟定的奖励政策给奖了。忙了一季,也叫大家高兴高兴。另外下个月就该春收了,人员你也尽点心按排好。农时三餐由田庄供应,要吃好,总不能叫人饿着肚子下地干活,吃好了才有力气做事不是?”
李长生笑道:“是,小人回头就让漆氏按排去。郡主也是说笑了,不是小人自夸,如今就是咱们田庄上不统一供餐,叫他们回去自吃,哪家又能饿着肚子?如今咱们田庄上的庄户们,哪一家不是富的流油的?都说是沾了郡主的光,才有这等好日子过呢,虽不敢说三餐都能食肉,可真没哪家见天不见肉的。如今倒有不少庄户甚至想让家中娃儿们读书识字了,只是庄户人家,哪里寻先生去?小郎君的先生讲课,还有些娃子们去窗边儿偷着听的。放眼整个大卫国,庄户们过的如咱们田庄这般的,也不多见。”
李长生这么一说。秦昭倒想起来,她年前就计划着这么件事情了,翻了个年,倒把这正事给忘了。
喜欢簪缨世家请()簪缨世家。
[一起品小说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