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 290章 突厥阵前秦王险象环生
作品:《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好在,高祖还没有昏庸到不听贤明劝诫的地步,他心里明白二郎所言极是,放弃都城,绝不是一条平坦的活路,相反,那是一条死胡同,坚持迁都的话,自己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只有做到君无戏言,才能保证臣无诳语!他不能够戏言,拉不下面子来出尔反尔地当众出丑,于是便改令李世民替代宇文士及带队前往樊、邓地区勘察新都地点,实质上就是给二郎一个能够拿出“京城无处可迁”的现实理由来制止迁都,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免于被后世当做“丧权之君、辱国之帝”的千古骂名。
老辣的李渊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就坡下驴的机会,李世民当然也心领神会地与之默契配合了。
经历了“迁都事件”,老李发觉自己转来转去,二郎始终是他绕不开也离不开的一座山,每到国家危难当头,唯有二郎能够挺身而出,成为中流砥柱!此刻,突厥当下两个可汗已经领大军长驱南下,快要打到家门口了,李渊再次打出了二郎这张他永远挥之不去的王牌,命李世民挂帅出征抗突,同时,他任齐王李元吉为副帅。
李渊的最后决定着着实实地打脸了太子、齐王和裴寂!他以二郎为主四郎为辅的安排,一来当然是防止秦王一人独大、统揽兵权;二来也是希望齐王跟着二郎好好学习有所长进,日后可以好好辅佐太子。
然而,李元吉并没有理解这一层意思,他反而将此次出征当作了一次实现自己目标的天赐良机。
武德七年月,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小可汗颉利之兄长始毕可汗之子什钵苾率领的大军攻破了原州今宁夏固原市,而另两路军则分别攻击忻州今山西忻州市、并州和绥州今陕西绥德县,还有一路由其附庸国吐谷浑组成的军队则入侵鄯州今青海乐都县,他们来势凶猛,迅速南下,兵锋直逼长安。
秦王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在豳州的五陇阪今陕西彬县西南与突厥大军正面遭遇。面对强大的敌军,李世民知道轻易动武只能是以卵击石,必须尽量避免与其直接将对将兵对兵的厮杀,而应该以智取为高。
他于是再次以身犯险,仅仅领着身边的百余骑兵,就径直行至颉利大可汗大军阵前,大声质问他为何背弃盟约,侵犯大唐,并同时警告他唐军已经做好了应战准备,如果他们执意要战,必将叫他们有来无回。
见主帅几乎是孤身犯险,唐军将士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担心突厥人伤了主帅,他们自己就没命回家了。
或许是被李世民这出乎意料的举动所震惊,也可能是害怕如李世民所言那样,唐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颉利大可汗犹豫了,打,还是不打?他
纠结了,他没敢下令冲击。
李世民看出了颉利的心理活动,但他知道自己的言语只能够忽悠和唬住颉利一时,过后他醒悟过来,唐军就麻烦了。李世民于是乘此机会行至右边的突利小可汗阵前,刻意大声地说道:“突利老弟,你难道忘记了从前跟我有过的盟誓吗?我们说好有难同当,有急相救,今日你何故与兄为敌,引兵前来相杀,你该不是被你叔颉利可汗利用了吧?”
因为处于下风口,相距不到一箭之地的颉利可汗对李世民的话语听得一清二楚,他先是一脸懵逼,接着便是大惊失色,再下来就是恼怒成羞:好哇,突利你个小子,我之前只知道你一直不服我这个大可汗,却没想到你竟然暗中勾结李世民,想必是要借唐军之手灭了我,好自己当大可汗吧!
颉利可汗庆幸自己刚才没有直接冲击李世民大军,但他也平息不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和愤怒,他向自己身旁的一个弓箭手使了一个眼色,那弓箭手会意,立即在暗中张弓搭箭,向着突利小可汗射去,而对方此时完全没有注意到大可汗这边的动作,李世民也没有觉察到这一危机。
射出的箭已经飞至半道,箭头很快将会直接穿透小可汗的胸膛!
李世民和突利此刻仍然在交谈,他们说了些什么,颉利已经听不到了,因为已经看到飞箭的人群正在喊叫……
箭矢离突利的心脏不到两步之遥了……
就在这时,李世民身边一名卫士打扮的唐兵出手了,他迅猛地掷出了一枚飞镖,飞镖正对射向突利可汗的暗箭,镖箭相撞,双双坠落于地;飞镖完好,箭头却一分为二!
颉利可汗见状大吃一惊:唐军果然是有备而来的,而且其中还隐藏了高手!他害怕自己被唐军高手暗箭暗算,因此立即下令全军撤退。
而就在此刻,李元吉身边一个卫士,正悄悄地举臂张弓搭箭,当他瞄准李世民的那一瞬间,正正看到了方才用飞镖消落那支暗箭救了突利可汗的卫士已经飞镖在握,而且怒目投射在了自己的脑门,他吓得赶忙将箭头转向对着正在撤退的突厥兵,弱弱地射出了一箭,连皮毛都没有碰着便飘落于地。
李世民完全不知道,自己亲弟弟、自己身边的副帅齐王李元吉在出征之前就设下一计,招募了五名杀手,扮成自己的贴身卫士,一直暗中跟随秦王,手不离箭,随时准备射杀秦王!放箭的信号和时机就是唐军打赢突厥的时刻,因为这样不仅可以除掉秦王,而且可以将胜利归功于齐王自己;如果唐军被突厥打败,则射杀计划取消,留着秦王,让他去背负战败的责任。
好一颗阴险之心,好一个恶毒之计!
这个毒计被秦王
身边的那个“卫士”破解了,五个杀手,每一个都清楚地收到了来自这个秦王“卫士”的目光警告以及他手中握住的数枚飞镖。此外,他们还隐隐地感觉到除了这个现身在明里的“卫士”,仿佛还有一名暗中“卫士”在目不转睛定箭矢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故此也没有胆量轻举妄动。
当李元吉的手下看到秦王的“卫士”竟然能够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拯救突利可汗一命,他已经有些胆寒,后来发觉他的箭竟然对着自己的时候,这个手下明白自己的行径已经暴露了,而且自己的生命也已经被掌握在这个神箭手之中了,他本能地装出射向突厥士兵的样子,这才拯救了自己一条性命。
这个“卫士”并非秦王的卫士,他是何人,又是何时“混”入到秦王身边的,无人知晓,在当时两军一触即发随时对杀的情势下,大家也无暇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