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话说盐行街

作品:《归家的女人

    红鸡公二娘穿了一件淡蓝色巧琪纱上衣,淡青底色绣白色修竹的巧琪纱曳地长裙,到净房简单的作了一番洗漱,脸上容光煥发的来到饭厅。刘炳章已经坐等在饭桌上了。

    红鸡公二娘匆匆的吃了一小碗稀饭,喝了一小碗参汤,刚刚放下碗,桔红进屋禀报说:

    “二奶奶,武才德来了,还另外带着一个小伙子。在外面等着呢。”

    “喔!先带他们到前边花厅等着,我这就过去。”

    桔芬端着濑口水,红鸡公二娘匆匆的漱了漱口,赶紧朝前边花厅过去。

    刘炳章瞅她一眼问:“还用爷跟你去吗?”

    “当然啦!”红鸡公二娘站定,转身目光如炬的看着他道:“这可是咱们刘家的大事,多一个人多一个主意嘛,紧要关头妾身还要巴望爷给拿主意呢,爷不去咋行?”

    刘炳章站起身,来到她身边,脸上漫出促狭的笑意,端着一副煞有见识的架子,上上下下打量她一番,别有风趣的奉承道:

    “嗯!你穿这一身还真是呵!多了好几分神气和美艳。你刚才要是不提醒的话,爷还真没在意过你的穿着打扮。”

    “人配衣服马配鞍。穿一件合身的衣服,人的神情美感都要提高不少。”不以为然的说,“不过,接下来的事情爷可得专心听,别在关键时刻一问三不知,那可就难堪了。”

    红鸡公二娘上前挽着刘炳章的胳膊,刘炳章笑哈哈的看她一眼,不紧不慢的随她朝前边花厅而去。听了这话呵呵一笑。

    “呵呵!爷有啥难堪?当家人是你,你把事情办圆满了,还有爷……”眉头一皱,猛醒道:“唉!你可别打爷的主意呵!爷就是一个闲散爷,跟你听听没啥关系,爷可是啥主意都没有呵!”警示的语气。

    “晓得啦!爷游手好闲惯了,啥闲事淡事都不会放心上。就是去听听,听听!妻晓得啦!”

    刘炳章满脸窘迫的瞧着她笑,两人已经来到花厅前。

    武才德和他身边的小伙子立即迎过来,长揖到底见礼问安。红鸡公二娘温柔的笑着点点头,将目光投在陌生小伙子身上,上下打量着,还没等她说话,武才德机灵的立马介绍道:

    “二爷!二奶奶!他叫郝亮,是奴才手下得力的帮手。这次去昌邑就是他带着人去的。他对那边的情况最了解,奴才就将他带过来了。”

    红鸡公二娘满意的点点头,暗自思忖:“这娃娃越来越会办事了,是个得用的好奴才。他能合理安排利用各种人物的特点,这一点很容易。先听听,看人样,这个郝亮到是满精明能干的,你看他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是个很有眼力架,有主意的人。就不晓得做起事来如何?”微笑的看着两人道:

    “喔!是这样啊!你想得很周到。走!进屋坐下慢慢说。”

    武才德和郝亮躬躬身子,朝旁边侧了侧,很懂礼行的伸手前引。

    “二爷,二奶奶先请!”

    紧随其后跟进屋去。

    红鸡公二娘在上首位坐定,刘炳章坐在她下手的椅子上。红鸡公二娘抬抬手,示意二人坐在对面的扶手椅上。“来坐,坐下说。”

    武才德和郝亮斜欠着身子,恭敬中带几分怯意,象征性的将屁股挂在了椅子上。

    “据说昌邑最长、最有名气、最热闹的那条街,就是这条盐行街。你们这次去的就是这条街上吧?”

    红鸡公二娘首先问道。郝亮怯怯的看着她,不好意思的笑笑,嗓声清脆的答道:

    “回二奶奶,我们要办的事之前武哥就吩咐清楚了。主要查实盐行店铺的事,自然就要把盐行街作为打听的重点啦。为了了解事情更全面透彻些,我们还去了盐池和私盐贩子横行的黑市……”

    二爷二奶奶情不自禁睁大眼睛吃惊的看着他。满意的笑笑,点点头。

    “打听到的消息不敢说百分百的准确,起码真实可信,都是实地查实了的。这点我敢打包票。”

    “喔!你想的还真周到。干这行多久啦?看样子满有计划和经验嘛。”欣赏的点点头。“都打听到啥消息了?”刘炳章兴趣盈然,笑呵呵的看着郝亮问。

    郝亮听了主子的赞扬,并且对这件事的兴致如此之高。顿时精神振奋,兴趣尤酣的说:113113xs

    “回二爷,奴才干这行时间不长,仅一年多点。是武哥好,他教导有方,教给我们的办法好多都是百试百灵,从来都没失过手。我们做起事来省力又省心。一查一访一个准。大家干起来当然劲头就大啦。”

    武才德被郝亮夸得红了脸,不好意思的瞧他一眼,淡然一笑道:

    “哪里呀?是二奶奶每次交待的事情都很重要,大家养成了习惯,每次交派的事情都格外看重,当然就上心努力啦。加上兄弟们肯吃苦,眼快腿勤,做起事情来自然顺心如意。”

    郝亮看着武才德,眼神中漫出敬佩之色,欠意的点点头笑了笑,重新将目光投向二奶奶。

    “刚才二奶奶说昌邑最长最有名的街是盐行街,这一点不假,只要是昌邑人,连三岁娃娃都晓得盐行街。盐行街的繁荣热闹说的是先前。先前的盐行街热闹的很呢……”

    南来北往,卖盐的买盐的都朝这条街上聚。先前这条街也不叫盐行街,叫大槐树街。街头有两棵二人合围的大槐树,就像门神巨灵,大家都说这条街上风水好,只要在这条街上搭个破破烂烂的棚子作门市都能赚到钱。这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这里的财富是大槐树引来的。只要大槐树在财富就在。

    郝亮绘声绘色讲得风趣。听众津津有味听得高兴。

    大槐树街开盐行的人多起来,有几家出名的盐商大行。比如:郭广盐、季昌盐、永生盐,天成盐……一共有八家大的盐商行。天成盐行是八大行之一,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除此以外,还有挑担贩盐的小商贩,连千里以外的广东星城、连州府、陆盐城的盐商。无论是走水路,陆路都要把盐运到昌邑盐行街来卖。

    红鸡公二娘满是深意的眼神,与刘炳章兴奋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点头,笑了。

    “哈哈哈!还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呵!”刘炳章感概的说。见郝亮的眼神亮闪闪的看着他,抬抬手道:“没事,没事!你继续讲,继续讲。”

    郝亮淡淡一笑,继续往下讲。

    “川南、川西的旺宁、常随、道宁……很多地方的盐贩子全部都到这里来趸盐。南来北往的盐商多得很,这条街也就热闹起来了,盐行街叫的人多了,大槐树街就叫成了盐行街。”

    红鸡公二娘和刘炳章明了的点点头。不约而同的“喔!”一声。

    盐业商贸繁华后,给官府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一年上缴的盐税就有上千万两白银。可是,这帮贪官污吏贪得无厌,处处设卡收盐税。特别是那些挑脚汉,更是苦不堪言。除了市场里的关卡要交税外,中途还经常受到贪官衙役的层层盘剥。千辛万苦赚点血汗钱,大多进了官府的大钱库和污吏们的腰包。街道入口处还安插了一个闸口,有一人多高,不交盐税谁也进不去。

    交了盐税,税官在盐挑子上贴张税票,才能进到街里交易。

    就因官府要建这个收盐税的匣口,锯掉了其中的一棵碍事的大槐树。有那懂凤水的人,看见之后呼天抢地的大叫。

    “完了完了完了!好好的风水遭破坏了。好在只锯了一棵,只破坏了一半的风水,要是全锯了,这条街不仅没了财富,连整个昌邑城都要有大灾大难。这也免不了一场灾祸!不信走着瞧!”

    郝亮压抑的喘了口气,长叹一声。“唉!……”

    挑脚盐夫本来就是一个极重的苦力活。辛苦一年挣不来一家人的温饱,心里憋了一炮苦水无处吐,生活得艰难又痛苦。那种愤怒和仇恨的心情如干柴烈火。

    前两年,昌邑、随安、旺宁、道宁……的盐商,还有地方上的民间组织,叫什么神拳教的首领,发动了暴乱。到处张贴灭清、剿洋、兴汉的标语。忍无可忍的人们终于不肯再忍了。着了魔似的举着三角小彩旗,跟着头领打砸教堂,打杀洋教士,以及穷凶恶极的贪官赃官。到处贴着抗粮抗捐抗杂税的标语条幅,给起义的民众增添了无数的勇气和力量。

    自从那个什么什么条约签订后,听说四川庚子赔款分摊了220万两白银,220万啦!堆起来就是一座银山!这么多的银子全部都要靠民众摊派。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接锺而来,简直比地头的蟥虫还多。昌邑的人们都这么传说。

    加上半年多来,天公不作美,,连颗雨星星都没下。稻田干裂的口子伸得进手掌去。赤壁一片,上千亩水田旱地的庄稼全都旱死了。别说完税连自家的口粮都毫无着落。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见当地一家一家的农户守在自家地头,看着枯黄的庄稼呼天喚地的嚎啕大哭!有的哭哑了嗓子还不肯停息。真惨啦!”

    郝亮情不自禁的抬手抹眼泪。泪眼朦胧中看见二奶奶眼眶里含着眼泪,二爷一脸的忿懑,两只眼睛红红的眨了眨,把溢出来的泪水眨了回去。

    武才德泪水涟涟的看着他。见郝亮看自己,赶紧抬起袖子擦干眼泪。窘迫的一脸苦笑。

    郝亮接着往下讲时,声音有点沙哑。

    “那些贪官赃官不但不减税,反而摊派赔款的名目越来越多。舞弊银层层加码,官吏差役逐级贪污,中饱私囊。民众对这些贪官的仇怨越积越深。正好也听说北平有义和拳暴动。盐商和当地群众纷纷加入神拳教,在教主的号领下有的拿火枪、大刀,有的拿扁担、锄头、烧火棍,浩荡荡的朝昌邑县城进发。”

    郝亮长出一口气,脸色阴沉带有忿忿然的怒气。几个听众一脸的耽忧惆怅,静静的听他往下讲。

    武装的农民走到斩龙垭,多数人停留歇息,一部分会武功的武士,自觉自愿的朝县城飞奔而去。传说,他们有神仙相助,过沱江时没有桥也没有船,他们毫不在意,居然赤脚点水如行平地,飞快的渡过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