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半夏舌

作品:《女医扪心录

    太阳还未升起,四周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和喧嚣纷扰的说笑声,除此以外,还有打谷机被人踩动后发出的独特的“咕噜咕噜”声。

    陈瑾站在自家的楼顶上,望着屋前那一大片稻田,两天前还是一片金黄,满目可见丰满下垂的稻穗,风吹过时还可以欣赏到金色的浪花此起彼伏,如今大部分已被机器收割完,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块不大的稻田,正在被人力收割。

    她望着不远处那块不足一亩的稻田,两男两女身穿短袖的四个人正弯腰弓背熟练而迅速地收割着——左手握着一把禾杆,右手用割稻谷专用的锯齿小镰刀一拉,随后放到地上,再去握住另一把……

    陈瑾小时候每年夏天和冬天也干这样的农活。

    南方种植水稻,一年两季,春种夏收,秋种冬收,而她的家乡收割的时间正好在寒暑假。

    暑夏农忙季节,对于菜市场上的生意来说,正好处于淡季。陈瑾几乎不需要出去帮忙。

    没多久,那四个收割稻谷的人停了下来,喝了些水,稍微歇息了两三分钟后,两个男人就踩动了打谷机开始打谷,两个女人则继续割稻谷。

    打谷子的那两个人抱起一把把稻谷,一边踩动着打谷机的发动踏板,一边将稻谷麦穗一头放置在打谷机中滚动的轴心上,在紧密的“咕噜咕噜”声中,麦穗上谷子被打脱,落到容量大概有一个立方米的方形机桶里……

    陈瑾喜欢听这打谷机特有的“咕噜”声。她也知道,用不了三五年,就永远也听不到这熟悉的声音了。

    机器收割已经替代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力收割,当最后一批打谷机和最后一批坚持人力收割稻谷的人一起老朽的时候,这声音和场景将成永不复现的回忆。

    太阳升起来后,小楼北面的竹林里成百上千的鸟雀更加活跃了,竹稍上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啼叫着,追逐嘻嘻着。偶尔看见一两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雀儿,陈瑾不止一次怀疑它们有可能是传说中凤凰的原型,但是无法证实。

    就当它们是凤凰吧……

    陈瑾很想将眼前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许承跃,更想他能来一趟,亲眼目睹她的家乡有多美,空气有多清新,生活有多惬意……

    许承跃没能跟她一起回家见她的父母。他手头里攒下来的一千多块钱,在前不久刚刚用来买了一部kindle电纸书,并且在一个计算机高手的朋友的帮助下,解码下载了一百多部医书,包括中医的四大经典,唐宋到明清各个朝代的一些医家著作,以及近现代名老中医和优秀中青年中医的著书,还有十几部国学方面的书籍等。

    这部装着两百多部医书的kindle电纸书这次被陈瑾带了回来,这就省去了她再将一大堆医书背回家的麻烦。

    楼下忽然来了两个陌生妇女。陈瑾以为是农忙的乡民从这儿路过,但是她们在陈瑾家楼下大门口前停下了,敲了敲虚掩的门。

    陈瑾听到敲门声后快速下了楼,忙去拉开了大门。

    “你们找谁?”

    陈瑾看见两人有些眼熟,一个五十多岁的样子,中等身材,短发圆脸,身穿黑白条纹短袖;另一个三十多岁年纪,身穿浅绿色短袖,鹅蛋脸,乌黑的长发盘在头上。这两个应该是同村的人,陈瑾想不起来是谁,只好开门见山地问她们。

    “陈瑾,不认识我啦?”五十多岁的圆脸妇女笑着说,“我是篮球场旁边你陈放伯伯家的伯母啊?你经常在外面上学,很少回家,长时间不见,不认识了也正常。”

    篮球场是前年村里新建的,它的前身是晒谷场,很宽敞的一片水泥地。以前家里没有楼房的人家都会把收割下来的稻谷担到晒谷场去晾晒干。

    近年来盖起楼房的人家越来越多,谷子多在自家楼顶晾晒了。而晒谷场的地板破旧了,裂开了不少纹路,裂缝里长出了许多杂草,地面上原本和水泥混凝在一起的细小沙石也很容易脱落,混入谷子里,所以渐渐地荒废了。

    后来村里在晒谷场旁边建起了文化中心,也就将废弃的晒谷场改成了两个篮球场,还造了几张水泥的乒乓球台。

    在陈瑾的印象里,晒谷场附近是有一个陈放伯伯,他和父亲交情不错,以前自家困难时,他还接济过父亲。

    经这圆脸短发妇女这么一说,陈瑾也就想起来了她确实是陈放家伯母。只是好多年不见面了,一时之间竟没认出来。

    陈瑾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讪讪地说道:“哦,是伯母啊,快请进来坐。”

    陈瑾将两人请进家里坐下后,很快倒了两杯热水,说道:“这么早过来,吃早饭了吗?”

    在陈瑾的家乡,问吃饭没有是熟人之间习惯性的问候,一般串门或路上偶遇,若是在上午会问“吃早饭了吗”,下午会问“吃午饭了吗”,傍晚以后就会问“吃晚饭了吗”。两三句寒暄之后,才会从唠家常逐渐进入主题。

    “吃过了,吃了早饭才过来的。”陈放家伯母象征性地喝了一小口热水。

    陈瑾说道:“我爸妈都出去摆摊了,伯母过来是找他们有什么事吗?着急的话,我打个电话给他们?”

    “不用,不用,”陈放家伯母张月梅放下杯子,摆手说道,“我们这次过来是找你的。”

    “找我……”陈瑾有些意外,父母那一代的朋友,怎么会专门来找她呢?

    “找我有什么事吗?”陈瑾讪讪地问道。旁边的另一位妇女她甚至还没想起来是谁呢……

    “就是想找你开点中药调理调理身体。”张月梅说道,她看到陈瑾仍有些诧异的神情,就解释道:“是这样的,前一阵子我到元和大药房买感冒药,刚好碰到你妈妈拿着个药方抓中药吃,就问她那药方是治什么的,结果发现我的情况和她的差不多,就向她要了那个药方,也抓了几副中药来吃……”

    听到这儿,陈瑾心中暗暗感叹老妈真是胆大,怎么随便就把自己的药方给别人吃,没经过诊断就乱吃药,万一吃出问题怎么办?

    “结果吃了三四副后,发现这个肩膀没那么疼了,腰也不那么胀了……”

    陈瑾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是吃了病情见好,而不是吃出问题。

    “我就又抓了几副来吃,一连吃了十几副,这个肩周炎和腰痛就好了六七分,之后再吃就没什么变化了。后来听人说吃中药吃十几副后就要调药方了,要不然容易吃出问题,我就不敢继续吃了。我就想等你放假回家后过来找你看看,给我重新开一个药方接着吃。”

    张月梅一口气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出来,就伸出了手,想让陈瑾把脉的意思。

    陈瑾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啊,行啊,那我给你把把脉看看。你等一下。”

    陈瑾很快上楼进了自己的房间,从书包里取出那个自己缝制的脉诊,又拿了便签本子和水性笔。

    “伯母,你刚走过来,先休息三四分钟吧,过会儿我再给你把脉。”陈瑾一搭上脉,就发现张月梅的脉略有些快,可能是刚走过来,气息未稳定的原因,就让她略作休息再把脉,以排除外因干扰。

    张月梅收回了手,就开始介绍和她同来的那位妇女。

    “她是我家隔壁的,按辈分你该叫她嫂子,今天看见我出门,听我说是去找中医开药方,知道咱们村里出了中医,就想过来看看。一会儿你也给她把把脉吧。”

    “行,那嫂子你稍微等一下,我给伯母看完就给你看。”陈瑾说道。

    那盘着长发的鹅蛋脸妇女李琪笑着点头,说:“好,不着急,先给我婶子看吧。”

    两三分钟后,陈瑾就给李月梅把了把脉,同时仔细地看了看她那长了不少黄褐斑的暗淡无华的面色。

    李月梅的脉象细而弦滑,两尺脉弱,脉率不徐不急,总体来说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兼有痰湿内停。

    “伯母,张嘴我看一下你的舌头。”陈瑾把完脉,对张月梅说道。

    张月梅张了张嘴,伸出舌头。陈瑾一看,舌色淡红,舌体略大,舌头两侧有浅浅的齿痕,舌苔白润,舌面上有些粘稠的唾液,在张嘴后就聚集成线状。

    “这就是传说中的半夏线啊……”陈瑾心想。她之前在图书馆看过一本关于舌诊的书,上面附着许多彩图,其中有一种被称作“半夏舌”的,就是张月梅这种舌头上有粘稠的唾液呈线状聚集在舌面的舌象,而这粘液线也被称作“半夏线”。

    半夏舌,顾名思义,就是出现这种舌象的病人,用中药治疗的话必须要用到燥湿化痰的半夏,才能化掉这黏腻的湿浊。

    “好了。”陈瑾说。张月梅合上嘴巴后,她又问道:“我能看一下你之前吃的那个药方吗?”

    那药方虽然是陈瑾开给母亲的,但她也不确定张月梅吃的是第一个药方,还是经过许承跃帮忙修改后的第二个药方。

    张月梅掏出手机,翻出相册,找到了她照方抓药的那个药方的照片。

    陈瑾看了一眼,原来是第一个药方,那几乎是独活寄生汤的原方,只是剂量上稍有改变。

    “你吃了十几副中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比如肚子疼,大便稀,或者口干之类的?”陈瑾问道。有了给母亲开药的教训,她尤其担心这个方子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倒也没见什么不舒服的,就是好了一半多,再吃就不顶用了。”张月梅说道。

    “哦,这是因为吃了十几副药后,你的病情好转了,体质改变了,再吃这个药就不太对了。”陈瑾随口解释了几句。

    “那你给我重新开个方子吧。”

    “行。”陈瑾又问了问她的具体症状和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就在便签纸上给她重新写了个药方。

    方子还是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只是张月梅没有明显的寒热,病位又只在肩膀和腰部,不到手臂,也没有会转移到别处的情况,风、寒都不明显,而是痰湿作祟,她就去掉了桂枝、秦艽、防风和细辛,其他的祛风湿、益肝肾、补气血的药就没动,只是药量上做了调整,然后加上了“指迷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出自《证治准绳》。原方组成:半夏二两(60克)、茯苓一两(30克)、枳壳半两(15克)、风化朴硝三钱(9克)。

    自从母亲吃了陈瑾开的第一个药方出现不良反应后,陈瑾就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治疗各种风寒湿痹症的资料,其中指迷茯苓丸就是她在一些资料上看到的,用来治疗痰湿阻滞经络型的肩臂痛的药方。现代临床上常用这个方子来治疗痰湿型的肩周炎,又是以半夏为主药,陈瑾发现张月梅的脉有弦滑象,又看到她舌头上的半夏线,就想到了这个方子。

    改为汤剂后,陈瑾开的是常规用量:清半夏12克,茯苓10克,炒枳壳6克,元明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