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山间村落

作品:《援明传

    温罗二人疾驰一阵,远远的就看到了少帅,多日不见,两人自是一阵欢喜。

    各自行礼后,端坐马上的少帅倾听了两人的汇报。

    等他们说完,卢传廷加快了马速,因为亲卫营全部都是骑兵,本就是为了策应各处战场而设置,所以行军速度很快,三里路程,转眼便到。

    卢传廷在军堡前止步,细细打量。

    采石军堡是弘光朝廷败逃以后,清军在当涂县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之所以叫做军堡,是因为全部的居民已经被赶跑,只允许军队进入,相当于固定的军营。

    表示采石矶确实战略位置险要。

    堡墙不是很高,但却有很多的‘城堞’,形似城垛,但比城垛更为突出,整个军堡如同一只八爪鱼般趴伏在地。

    每个城堞之间相距三丈左右,城墙上面的墩台也比之普通的城池更加密集,倒和远东地区的建筑相似,显然是蒙古人的杰作。

    这种堡垒当然要比普通的城池难攻的多,因为攻城梯几乎是三面受敌,再加上密集的墩台,若弓箭足够,兵力足够,几乎不太可能强攻。

    而被许久溟轰破的堡门因为来不及修缮,被密密麻麻的麻包堵了个严实,和城墙的坚固度也差不了多少。

    难怪没有炮兵的温良一筹莫展。

    取下了鞍后的火箭筒,卢传廷朝着堵塞城门的麻包开了一炮。

    硝烟过后,外面的麻包被轰破,往下‘沙沙’的流着土石沙子,望着不大的洞口,卢传廷也皱了皱眉。

    因为沙子流动性,能有效的隔绝爆炸,一颗火箭弹确实造不成多大的伤害。

    要想把堡墙轰塌,估计他得打上个一天才行,先不说有没有这么多火箭弹,即便是有,还有大把的领土没有收复,也不能为了一个小小的采石浪费这么珍贵的弹药。

    四周转了转,寻了个略微低矮的墙头,卢传廷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亲卫营负责压制城头,温良部六百战士负责攻城,江南义从负责架设云梯,持盾掩护,等夺取城墙一角后,全军压上。”

    温良眼中露出了不忍之色,但如今除了强攻别无他法,领命前去安排。

    卢传廷将张临玉叫到身边,吩咐几句。

    没过多久,一个个木箱送到了卢传廷的脚下整齐码放,亲卫营已经全军集合,卢传廷大声的说道。

    “现在我需要一个连的战士打头阵,哪个连愿意去。”

    中路军的精锐在黄良忠的率领下,早就身经百战,更不会露出在张渚镇选人时,畏畏缩缩的模样。

    卢传廷话音刚落,全军五百人齐齐往前迈了一步,大声喊着。

    “我愿意去!”

    一连长胡振声更是窜前几步,大声的请命。

    卢传廷点点头,指了指木箱,大声说道。

    “很好,跟你们一起出来的北路军兄弟,虽然先你们一步进入战场,但缺乏使用手雷的经验,所以你们一定要掩护好他们。用这个,把城墙上的清军全给我炸下来。”

    南北两路军,现在虽然分成了不同的部队,但在张渚时大家都是一起训练的,更有很多是兄弟两人各在一军,自然不忍心自己的兄弟扛把枪给清军当箭靶。

    亲卫营全军齐声应是,声震九霄。

    卢传廷下令。

    “一连每人十颗手雷打头阵,其余人每人两颗,跟进投弹,一定不要给他们射箭或者往城下乱扔垃圾的机会。”

    “是!”

    隆隆的攻城鼓起,堡墙之上也冒起了浓烟,这是清军在熬煮滚油金汁,檑木滚石也架在了马头墙上,除了一些弓箭外,各种火器也纷纷探出了头。

    兵丁鸟枪居多,还有些明制的火铳。

    望远镜中,一个小型的炮口出现在卢传廷的视线内,正墙有六个小炮口,细细审视,居然是‘弗朗机炮’。

    卢传廷眉头皱起,应天打成那样都没出现的炮,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清军对采石还真是重视!

    这种炮产自于葡萄牙,因为明朝把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是法兰西都称做弗朗机,所以此炮被叫做弗朗机炮。

    它是速射炮的一种,后装滑膛加农炮,由炮管、炮腹、子炮三部分组成,但限于当代的水平,密封性不够,所以有个非常明显的短板。

    就是射程短。

    这种炮发明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已经有几十年。

    在明嘉靖年间,为了获得与明朝通商的权利,葡萄牙海军炮击广东水师,结果被打败了。

    当时广东的官兵觉悟很高啊,居然将缴获的弗朗机炮上交给了朝廷,于是大量仿制的弗朗机出现明军军营中。

    至万历年间已经造出一到九尺不等口径的六种规格,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两万多件。

    大多装备在北方边军中,吴三桂肯定有很多,大顺军和大西军也有,唯独清军手中很少。

    可能是老努的子孙信奉强弓硬弩,长刀快马吧。

    也可能是因为老努被大炮轰死的原因,谁知道呢。

    放下望远镜,拿出对讲机做出新的指示,把原有的主堡墙作为突破口的战略,换成了直接夺取城堞朝外的这一面。

    这样,城堞的拐角反而会让弗朗机炮失去作用。

    随着一颗拖着尾翼的火箭弹在墩台爆开,强攻采石之战正式打响。

    江南义从军的战士,分成了几十队,扛着长长的云梯,头顶着木盾当先冲锋,而在云梯两侧的汉家军战士抬起了机枪,火力压制堡墙上的清兵。

    火箭弹一枚接一枚的发射,还没等进入射程范围内,六门弗朗机炮的位置已经各自挨了一炮,虽然炮没有损伤,但剧烈的爆炸加上崩裂的弹片将炮兵杀翻了一片。

    随着城头被压制,一连的战士突然加快了脚步,五米多高的城头,对于臂力超过常人的他们而言,轻轻松松。

    第一轮手雷抛掷而上,随着惊人的爆炸,城堞上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站立的人。

    冲过来的义从军丢下木盾,全力立起了云梯,紧跟他们的温良部战士速度飞快的往上攀爬。

    亲卫营一连的战士端起机枪,转过拐角,朝着正面城头射击,而紧跟过来的二连战士连续翻滚跃起,迅速的向堡墙靠近。

    堡头上的弗朗机炮此时吐出了火舌,清兵不敢露头,虽然是盲射,但冲锋的战士很多,弗朗机炮属于霰弹炮,覆盖面积广,有几名战士当即中弹摔倒在地。

    子炮的装填速度很快,前三发可以在二十秒内完成发射,所以这种炮在近战时确实具备很大的杀伤力。

    好在此时已经有几个战士接近了墙边。

    随着手雷被扔上堡墙,这一轮的爆炸比之城堞要剧烈好几倍,因为清军架起的大锅里,火油已经沸腾,只是还没有机会往城下泼洒,便被炸得四分五裂。

    翻滚的火油遇到锅下的旺火,再加上剧烈的爆炸。所在区域呼吸间便被烈油火海吞没。

    仅仅几分钟时间,十几个城堞已被攻下,随着源源不断的战士爬上城头,再也不用火力压制,战士们相互掩护,在堡墙上面突进。

    很快,面朝汉家军的堡墙被全部占领。

    城内的清兵自然不甘心如此轻易得被夺了堡墙,组织人手发起了争夺。

    房屋后面,阵阵箭雨往城头抛射,但对于已经居高临下的汉家军而言,只需谨慎一些,几乎造不成伤害。

    远处的温良默默的看着这一幕,他也是第一见识到手雷,虽然会有道具给他们练习投掷,但和亲眼见到是两码事,如此利器,难怪少帅敢强攻军堡。

    战斗依旧在继续,清军仿佛已经癫狂,在箭雨的掩护下,根本不顾死伤的往上冲。

    也不知是战斗意志真的顽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孔有德早在1632年便已投清,1636年皇太极悍然称帝,封其为恭顺王,所以他是铁杆的鹰犬,而采石之战更是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所以尽管伤亡极大,依旧没有任何放弃的迹象。

    战斗从中午打响,临近傍晚,清军依旧有不间断的冲锋,一直在城下观战的卢传廷,在送来战报中可以看出,清军伤亡至少已经超过了两成。

    清军的编制是由战兵和辅兵构成,一般都是一比二的配置,也就是三万部队,战兵只有一万,其余辅兵根本没有多少战力。

    而历史上战争,无论意志多么顽强的军队,伤亡超过一半时,几乎都会崩溃,就算精锐的部队,也承受不住一成的伤亡。

    而弱鸡部队,零伤亡投降的战例比比皆是,光明末这个时期就不知道有多少。

    努尔哈赤十万人打袁崇焕时,苦战三天,伤亡几千个人,已经算是大败了。

    如此不顾生死的冲锋,唯一的解释,便是这都是没有战力的辅兵,因为不冲锋也会被杀,还会连累家人。

    这样分析的的话,估计孔有德真正的战力并未损伤多少,而是用这些人在为他争取时间。

    争取时间干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泥鳅钻洞,溜之大吉。

    平南大将军脚底抹油的功夫,真不是盖的。

    卢传廷朝李军使了个眼色。

    警卫连长带着十骑,消失在黄昏的暮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