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冬日休兵

作品:《我父刘玄德

    最新网址:www.xs.fo</p>“成都城高池深,刘季玉承其父基业也已有十载之久,虽性非雄主,然素行仁厚,未尝暴敛于民,蜀中百姓,犹怀其德。今我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纵强攻亦难速克,徒损将士耳!不若暂收兵锋,养精蓄锐,待来年春暖,再图进取!”

    刘封对待甘宁很是容忍,在孙策、魏延、黄忠等人艳羡的目光中解释道:“曹子脩已与刘季玉暗中媾和,曹军更是驻扎于新都城内,来年开春,必有一场大战在即,届时,诸位建功立业,封侯拜将,岂在话下?何须急在这一时半刻!”

    众将听到明年便有大战在即,纷纷露出了满足之色,不再纠结于退兵。

    宴罢之后,众将皆是退去,各寻好友亲朋叙话。

    孙策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离开,魏延则和黄忠、冯习、习珍、傅彤等荆州将领则抱团而行,说不定还要单开一场酒会。

    吕蒙、凌统则因为都是刘封侍从武官出身关系密切,自然也走到了一起。

    至于黄盖、吕岱这些孙家老臣,此时为了避嫌,并没有跟着孙策一起离开,而是单独回本部休息。

    刘封单独将陆逊留下叙话,等到众人走完之后,刘封才带着陆逊转至后堂。

    “明公,有一事先前不便禀明。”

    陆逊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送到刘封身前:“此信乃是城中杨洪所书,前几日刚刚送至营中。”

    “哦?”

    刘封有些好奇,张松、杨洪他们不是已经派了法正、孟达前来寻找自己,难道是又突发了什么事情吗?

    刘封接过书信,将绢帛抖开,仔细翻阅起来。

    看了不过片刻,刘封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别过脸朝着陆逊问道:“伯言,此信汝可看过?”

    陆逊点了点头,他得刘封全权授权,总领一线指挥权力,这种书信自然有拆看之权。否则事出突发,再送江州等刘封回复,那可是拍马都来不及的。

    书信乃是犍为杨洪所写,内容则是两件事,其一是表忠,其二是提醒。

    表忠心自不必提,当是杨洪以及犍为杨氏愿为刘封效力,并忠心不二的奏禀。

    有意思的是第二件事,乃是曹昂身边参军杨修,出身关中杨氏,有天下季姓的美名,其家如今也已经是四世三公了,而犍为杨洪的杨家,乃是弘农杨氏的分支。

    故此,在刘璋已经俯首称臣之后,也不知道是杨修自己的主意,还是曹昂、司马懿的主意,居然暗中修书给杨洪,不但在书信中倍加拉拢,更希望杨氏能够在曹刘决战之时,利用自身家族在武阳城的特殊地位,煽动武阳叛乱,夺取该城。

    杨洪所在的犍为杨氏乃是犍为冠族,同时也是武阳城第一大士族,第一大豪强,光是族兵就有千人,其势力遍布武阳城上下,就是武阳郡兵里也有许多人受过杨氏的恩情。

    若是杨氏当真全力以赴,不说能不能夺下武阳,但想在武阳城内煽动起大几千人的叛乱还是易如反掌的。

    武阳何等重要,自不必多赘述,但凡武阳易帜,左幕军的后路就被截断了。届时的左幕军就如同先前的赵韪军一般,甚至局势还要恶劣许多。

    前有联军重兵压境,后有武阳断绝粮道。

    一旦粮尽,那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到那时候,曹军可趁势横扫成都平原,即便不能趁机拿下整个益州,但夺回蜀中三郡难度还是不大的。再加上大胜之后吞掉左幕军这批精锐降兵,曹氏实力必然大涨,真正做到与袁、刘两家鼎足而立。

    看这釜底抽薪的手段,十有八九应该是出自司马懿的手笔。在遇到诸葛孔明之前,司马仲达可是有名的侵略如火,而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又立刻变回了侵略如火的性格。

    刘封啧啧嘴,沉思片刻后道:“伯言,此事你有何看法?”

    陆逊显然也早有准备,当即答道:“杨洪能以实情相告,自是可信,只是来年武阳驻军却是不可轻忽。”

    刘封缓缓颔首,陆逊的意思他也明白,杨洪再怎么可信,犍为杨氏有这个能力,自然就得防备。

    陆逊接着说道:“以逊之见,此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主公可暂时引而不发。”

    刘封来了兴趣,请教道:“此话怎讲?”

    陆逊解释道:“曹氏行诡诈之术,乃是知其之势远不如我,故而不以正胜,欲为出奇。只是此计如今已为我所知,以逊之见,不妨将计就计。”

    “好一个将计就计!”

    刘封哈哈大笑起来:“早先我也担心若是来年开战,曹军避而不战时该如何应对。没想到司马仲达却是为我送来了良方啊。”

    陆逊也笑了起来,他就知道刘封必定能猜到他的想法。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处,都想要利用司马懿策反武阳之计,来诱使曹军决战。但这个计划暂时只能作为备用,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形用权,随机应变才是兵法正理。

    真要使用这个备用计策时,还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过如今倒是可以先埋下一颗闲子。

    刘封叮嘱道:“伯言,既然如此,那杨氏之事就交给你来负责,告诉季休,要他善保自身,不可行险,我来日对他还有大用。”

    杨洪,字季休。

    在原来的时空中,这位本土派士族豪强大佬是第一个提出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季汉功臣。

    刘备兵败白帝之后,汉嘉郡(即原来的蜀郡蜀国升格而来)太守黄元想要举兵叛乱,当时成都空虚,诸葛亮在前往白帝城的探病的路上。

    黄元当时都攻破了成都平原边缘的临邛县,距离成都不过一百多里地,面前的阻隔只有江原一城。

    杨洪不但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自身清正廉洁,又文武兼资,才智过人,这样的人才刘封可舍不得失去,因此才特地叮嘱要他善保其身,留待日后。

    商量完正事之后,两人闲聊起来,刘封听取了陆逊在南中的经历,以及他对治理南中的建言,之后又谈到了蜀中大战,以及刘封那个鲸吞曹氏的超大规模战略。

    一直谈到夜深时分,两人才熄灯休息。

    当晚,陆逊被刘封挽留于后堂,两人同榻而眠。

    **

    之后数日,刘封开始做出兵力调整。

    他先是以吕蒙为主将,领凌统、傅彤二将八千人驻防广都,并将先前打造的攻城器械运入城中保存,无法入城的则予以烧毁。其余包括甘宁、黄盖在内的其他水陆大军悉数后撤至武阳过冬。

    随后,又出兵江原。

    此时的江原已是空城一座,城内并无蜀军,刘封得到情报后,以文聘为主将,领冯习、习珍二将八千人前往江原,并驻扎当地过冬。

    再接着,刘封又下令甘宁、黄盖两部随军一万两千人分驻扎于广都、江原、武阳、南安以及僰道五县的县港,以及彭亡聚、鱼涪津两个独立港口过冬。

    之所以这么安排,乃是因为左幕军中水军众多,不仅仅要安排人员,还要考虑到船只的停泊。

    武阳城虽然港口很大,但也容纳不了上千艘船只,只能尽量将船只分散,分驻于各个港口。

    左幕军此时总兵力为六万三千余人,其中陆逊所部人马为五万人,刘封亲领的援兵为一万三千余人,如此一来,真正驻扎武阳的只有刘封亲领的主力三万五千余人。

    武阳城乃是犍为郡郡治,虽然比不得成都之大,但也是南面诸城中唯一能与江州并驾齐驱的大城,容纳数万大军的能力还是有的。

    武阳城中本来的军队营房就足够一万余士卒驻扎,再加上空余的民房,足够容纳两万余人。再加上合理的调度、新建,还能再多容纳一万人。

    最后若是还有士卒住不进房子,那在城中空地上搭建营帐,也要远比野外暖、舒适、安全的多了。

    此时寒冬不利于作战,正好用来消化赵韪所部的力量。

    不过刘封也很清楚,在没有大量棉花棉袄的东汉冬季,除非有迫在眉睫,不能耽误的理由,否则冬季的折损是相当大的。

    他也并不打算在冬季练兵,仅仅只是希望通过随军士子们以及左幕军军官们对赵韪所部的人员进行教化。

    等到来年开春之后,再考虑进行整训,最少也要将这部分人员融入左幕军体系之中,否则这些力量不但形成不了助力,反而还会是很严重的累赘。

    无独有偶,左幕军这边在撤军过冬,而联军这边也在撤军。新都城是个小县,别说和成都、武阳相比了,就是同广都相比,也是大有不如。

    因此,曹昂在司马懿的建议下,仅仅在新都留下三千人,主力尽数撤回以雒城过冬。此时的联军兵力虽有折损,但也抓到了近万赵韪军俘虏,也需要时间整训,将这部分力量消化。

    曹昂、司马懿等人的想法,与刘封十分相似,只是他们并没有随军士子这种左幕军独有的体系,但他们一样能够用原始手段来进行降兵的融合工作。

    一时之间,战火纷飞的成都平原竟然在冬日里迎来了难得的和平。

    绝大部分的百姓并不知道来年开春之后,很可能会迎来更为汹涌的战火,只是庆祝着新年的到来,许愿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当曹仁领着三万大军冲出群山,抵达涪城的时候,整个蜀中彻底安宁了下来。随着天气渐渐寒冷,连续的降雪开始封山,左幕军后勤优势开始显露无疑。

    左幕军的船队能够方便快捷的以水路将荆州各地的资源调集到江陵,然后在此地集结为船队朔江而上,将粮草辎重送至江州。

    然后经过诸葛亮的调度分派,又分别走水路送至各路前线。

    别说是粮草军械了,就是御寒物资也是极为丰富。

    当左幕军能够在各个城池之内,使用煤炭来取暖时,联军的士卒却还得派出士兵砍伐树木,拾取柴火以供做饭取暖。而联军的粮道更是因为大雪封山而彻底断绝,只能依靠本地的粮食补给来支撑自身的消耗,甚至还需要刘璋自成都调拨钱粮才让曹昂在新年之际得以犒赏全军。

    因为此事,成都城中的军头们颇为不满,不论是东州兵的吴懿兄弟、庞羲等人,还是蜀军的张任、黄权、刘璝、冷苞等人,俱是觉得刘璋太过软弱。

    成都城中尚有兵马三四万人,城外还有黄权所部近万大军,兵力甚至还在曹、张联军之上,何以如此卑躬屈膝,以财货阿人。

    上层军头都如此抱怨,底下的中下级军官士卒更是怨声载道。

    可刘璋却是不听,他已经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曹军身上,生怕得罪了曹昂而引得联军退兵,坚持将大量的财货、布帛、井盐、酒肉、粮食运送至雒城,供给曹军。

    刘璋这边固然已经竭尽所能,可曹军这边却也没什么感恩之意。

    曹军上下军官士卒虽然没有明着抱怨,却各种阴阳刘璋小气。

    他们觉得自己可是走了两千里路,千里迢迢的从中原赶到蜀中为刘璋打仗,前些日子更是击破了赵韪的叛军,这可是救刘璋于水火之中的大功。

    可刘璋就送了这么点钱粮酒肉,还是在快过年了才送来,这是在打发叫花子吗?

    平心而论,刘璋所送的物资其实并不少,毕竟他此时正巴结曹昂,怎么可能有心慢待对方?

    可一来刘璋几次犒赏蜀军、东州兵,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财货钱粮,现在又临近过年,刘璋虽然竭尽全力,但也不能一点不留,毕竟成都城里的士卒也需要年赏。

    故此,送来的物资虽然不少,但远远不够四万余曹兵以及同等数量的汉中兵分配。

    无奈之下,曹昂只能优先供应曹兵,最多分出部分给汉中最为精锐的六千道兵,至于其他的汉中郡兵和普通教兵,那就只有增加些许口粮作为奖赏了。

    如此分配,汉中军自然也大为不满,就连张卫也觉得曹昂所为有些过分。

    阎圃虽居中调节,但也效果不大。

    三家联军虽然没有因此而翻脸,但委实是多出了一道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