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年前琐事

作品:《我父刘玄德

    最新网址:www.xs.fo</p>建安八年(公元204年),刘封在前线武阳城中度过了新年。

    在刚刚过去的建安七年里,中原大地一片安宁,难得的休养了整整一年,从河北袁绍到河南曹操再到东南刘备父子,都没有大动干戈,与民休息,天公又作美,赶上了风调雨顺,若不是野外白骨累累,到处的残垣断壁,恍惚之间似又回到了承平时节。

    不过乱世毕竟是乱世,中原虽然安定了一年,可大汉帝国的西南边陲却是战火纷飞,连场大战。

    仿佛像是要将前些年没打的仗全部补上似的,在这一年里,光是兵力在五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战役就多达十几场,参战兵力超过十万人的巨型战役都出现了三场。

    直到年关将近时,几方才暂休兵锋,罢兵休息。

    新年迁徙,驻扎在雒城的曹昂得知刘封抵达广都后,给刘封送来了新年贺礼,以及曹操的书信。

    礼物并没有什么值得可说的,倒是那封书信让刘封看了忍俊不禁。

    书信中正如刘封所预测的那样,乃是曹操想要复刻南阳故事,并以朝廷天子,以及州牧刘璋的名义要求刘封退出益州。

    刘封明白这只是曹操在漫天叫价,是等着自己还价。只要自己肯还价,哪怕只肯给对方留出一个广汉郡,相信曹操都很可能会答应下来。只是曹操这一次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不但不会答应再现南阳旧事,反而盯上了曹氏本身吧。

    思索片刻之后,刘封书写了一封回信,随即叫来随侍的孙翊,询问道:“昨日汉升将军猎得一鹿,特地带回城来进贡于我,此鹿可还在?”

    孙翊赶忙答道:“还在,昨日送来之后,便被埋于雪中,主公可是想要食用?”

    刘封摇了摇头:“且将此鹿启出,与此信一起送去雒城,交给曹子脩,算是我给他的新年贺礼。”

    孙翊吃了一惊,却没敢多问,当即领命下去。

    随后,一队人马驰出,朝着雒城而去。

    广都距离雒城并不远,不过七八十里地,快马甚至能在一日之间打个来回。

    听说刘封的回信送来之后,曹昂顿时精神一振,赶忙将信取来打开观看了起来。此时司马懿,杨修二人也在堂上,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落在了曹昂身上。

    书信不长,仅仅只是片刻功夫,曹昂就已经看完。

    只是看完之后,曹昂面露疑惑之色,陷入沉思之中。

    司马懿和杨修都看见了曹昂的奇怪行为,只是司马懿默不作声,而杨修却主动询问了起来:“主公,可是左将军书信之中有什么疑难之处?”

    被杨修的问话给惊醒过来的曹昂缓缓摇头,皱着眉头回答道:“左将军书信之中,竟对大将军的请求毫无回应,只是叙说了一些寻常之事,莫非是有什么我没能感其深意的地方?”

    司马懿、杨修俱是一惊,随后又是杨修开口道:“臣恳请一观书信。”

    曹昂倒是不介意,直接将书信交给了杨修,后者则打开翻看了起来。

    很快,杨修也看完了书信,竟随手递给了一旁的司马懿。

    司马懿倒是不客气,虽然没说话,可手上却是接过了书信,并将其打开。

    等到司马懿也看完之后,曹昂才认真询问道:“二君皆是智谋之士,敢请二位教我。”

    杨修与司马懿俱是皱着眉头,看完书信后的他们和曹昂如出一辙,也在奇怪刘封打的是什么主意。

    曹操的那封书信并不保密,曹昂早就交予两人看过,并询问了两人的意见。正是司马懿和杨修都点头后,曹昂才立刻将书信送去了刚刚抵达广都的刘封下榻之处。

    因此曹操书信里所提的要求,杨修和司马懿也是相当清楚,自然对刘封的避而不谈很是奇怪了。

    只是片刻之后,司马懿眼中突然闪过一抹亮色,嘴唇微张,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可下一刻,他竟然又重新闭上了嘴巴,只是目光落到了杨修身上。

    原来,司马懿此时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但他却并不想当出头鸟,故而想先等等杨修。若是杨德祖也能看破这一点,那他乐得让杨德祖去说,若是杨德祖看不到,那他再开口也为时不晚。

    果然,正如司马懿所想的那般,仅仅只是比他晚了些许时间,杨德祖突然开口,朝着曹昂请示道:“主公,不知道左将军随着这封书信而来可还有其他物件?”

    曹昂当即唤来侍从询问,得知还有一头鹿后,登时恍然大悟。

    只是他还是有些不敢确定的询问了杨修和司马懿的意见。

    后面两者当即肯定了曹昂的猜想——刘封无疑是在拒绝,并明示曹昂,明年开春,逐鹿益州,鹿死谁手,来日方知。

    曹昂一时之间压力巨大。

    他可是亲眼目睹刘封如何建功立业,一步步走到如今这般天下诸侯的。

    想起第一次看见刘封时,对方还只是刘备派来代行征伐的子嗣。虽然能够单独领兵,已经胜过自己许多,可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没有远到宛如天堑一般。

    可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刘封可就已经受封左将军了,更是迎回天子,立下大功,不论是实力还是地位,都已经成了与自家父亲相提并论的诸侯。

    此番入蜀,他为主将,可谓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先前虎口拔牙,奔袭赵韪得手,本来可以大涨曹昂的威望和自信心,却没想到临了的时候,又让左幕军给抢去了最为肥美的一块战果。

    虽然还是大胜的局面,曹昂也仅仅只是吃了个小亏,可折损的数百骑精锐骑兵,以及被逼迫之下,仓促撤军的狼狈,很大程度的削弱了大胜给曹昂带来的名声。

    刚才送信的时候,曹昂是从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的希望刘封能够接受自家父亲的建议,哪怕刘封的索价过高也可以继续谈谈。

    可现在刘封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曹操,并直接给曹昂下了战书,这可让曹昂既失望,又忐忑,还夹杂着些许恼羞成怒。

    “主公,左将军或许只是一时意气,又或只是一种谈判技巧,未必是真的拒绝大将军的美意。”

    杨修看出了曹昂的复杂心情,主动开解劝慰道:“况且即便左将军真的非要诉诸武力,主公有我等辅佐,兵精将勇,未必就怕了他左幕军。”

    司马懿也是点头赞同杨修,不过末了却是话锋一转道:“然此大略乃是大将军所定,我等可做好开战的准备,但在战事爆发之前,还须竭力争取。”

    在杨修和司马懿的轮番劝慰以及开解之下,曹昂的眉目重新舒展开来,脸上也有了笑容:“德祖、仲达,汝二人所言甚善,我当从之。”

    于是,曹昂下令加快消化赵韪所部俘虏的命令,同时又派人前往梓潼以东接应曹仁所部,最后还亲自书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带着礼物一起送去了广都。

    对于曹昂的请求,刘封倒是有些错愕,回过神来后,对曹昂更是高看了几分。

    事实上刘封先前所做的事情还是有些侮辱味道在里面的,这当然也是刘封故意为之,想要激怒曹昂。

    可没想到曹昂不但不上套,还能心平气和的再度修书来劝解自己。

    光是这份心胸和定力,就足够让刘封高看他几分了。

    不过高看归高看,刘封可不会再做让步了。

    既然曹昂好心劝解,刘封也就又回了一封书信。

    这次刘封写的非常清楚,要求曹军彻底退出益州,包括汉中郡在内。唯有如此,双方才能止戈弭兵,若是不从,当请君准备,来年当会猎蜀中,一决高下。

    随后,曹昂还连续来了多封书信,可刘封却是不再回复,只是安心准备起来年的战事。

    趁着冬季休兵的机会,诸葛亮在江州调度转运了大量的粮食、军械、甲胄、布帛、药材、箭矢等等物资,囤积于广都、武阳、南安、僰道之中,而武阳城内的工坊更是日夜不息,为左幕军修缮甲胄,打造兵器,制造羽箭。

    相比之下,曹军的粮道暂时没法使用,虽然广汉郡内还是能征集到不少钱粮物资,可军械却完全断绝了输送,唯一的补充就是来源于成都城内的刘璋调拨。

    可成都城内也有数万大军,而且还是刚刚经历过大战的,军械折损严重,又能挤出多少来调拨给曹军呢?

    若是之前奔袭赵韪时能大获全胜,没有左幕军来分肥,赵韪军那上万套皮甲,以及数万件长短兵杖可就全落入曹昂之手了。

    事到如今,曹昂也不及后悔,只能写信送往汉中,让汉中在冬日里囤积好军械,开春之后,尽快送达前线。

    另外,再修书成都,以左幕军为恐吓,胁请刘璋尽力支援。

    **

    河北,邺城。

    袁绍此时也在庆祝新年,兴致颇高,在邺城大殿之中摆下酒宴,款待麾下众臣。

    自青州之战之后,袁绍在河北派的劝谏和压力下,改弦易张,放弃了直接南下的打算,转而休养生息起来。

    袁绍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易,归根到底还是实力上的差距。

    青州之战让他很清醒的意识到,刘备麾下的精锐实力已经不逊色于己方精锐了,而且刘备麾下最少也有十万人马,这还没算刘备之子刘封在东南扬州的人马。

    双方真要出尽全力,刘备父子俩就是拿出二十万大军来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而如果刘备父子俩的麾下都如青州之战中刘备军的表现一般,那他甚至连刘备都未必能单独拿下,更何况旁边还有个曹操在坐视渔利了。

    沮授便是以这一点来劝说袁绍,让他下定决心通权达变,以休养生息恢复实力的同时,也好安抚一下河北派。

    河北派连年征战,委实相当疲乏,得到袁绍肯允之后极为高兴,很快就将有限的资源从军事方面转投到了生产方面上。

    一时之间,河北大地上生机盎然,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袁绍也利用这段时间积极整备军务,生产囤积军械甲杖。

    袁绍原本打算在半年内精简整理军队,然后南下的。

    青州之战后,改变了主意的袁绍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这项工作,如今两年过后,袁绍已经编练出了三十万大军,其中光是骑兵就有近两万骑,可谓兵精粮足。

    而且正如田丰所言那般,没有了自己在北边给予的巨大压力,刘备和曹操之间的联盟已经有了裂痕。

    前年时曹操勒索了南阳一郡之地,如今细作回报,曹军人马有大规模调动,目标赫然正是蜀中。

    新年大会的时候,袁绍本盘算着已经休养了两年多的时间,今年下半年秋高马肥之时,是否可以试着动动了。

    可没想到,昨日竟然收到了一份意外之礼,而送礼的人正是昔日发小,今日大敌的曹操。

    曹操以天子朝廷的名义,下诏慰问袁绍,同时给袁绍加封食邑三千户,达到了一万六千五百户的恐怖数字。

    这个数字已经能稳居两汉食邑前十了。

    除此以外,曹操还送来不少珍宝玩物,布帛财货,其中还有四十匹北地极为难得的蜀锦,当得上金玉锦绣之称。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头戏,最为关键的是一封曹操手书的书信,其中不仅追思往昔,怀顾同袁绍之间的发小之情,随后又对袁绍昔日迎自己入东郡的事而感怀备深。

    末了则是表示了虽然自己如今操持朝廷政事,但袁绍可是大司马,也有辅政之权,如果袁绍有什么好的政令国策,不但可以上奏朝廷,也可以直接告知于他,他必然会斟酌行事。

    这封书信的内容可是让袁绍破口大笑,长出了一口恶气。

    须知道从曹操迎奉到天子,出任大将军,同刘备父子结成同盟之后,就再也没给过他袁绍好脸色,甚至还多次以朝廷天子的名义下诏斥责,直把袁绍气的咬牙切齿。

    双方关系虽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反目成仇,但也一直都是处在冰点上下。直到前年青州之战的时候,曹操还在一旁伺机想要捅他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