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屠城(五千)

作品:《娘子,别这样!

    最新网址:www.xs.fo</p>血,染红城墙。

    初晨的阳光映照在上面,泛起妖异的光。

    城墙内外被尸体铺满,偶尔有些地方似是还燃起了火,烧出黑色的灰。

    猩红的鲜血汇聚在一起蔓延开去,仿佛一条猩红的河,直至淹没于晨雾。

    偶尔会有三三两两的战马在战场中走过,马背上都是浑身沾满鲜血的匈奴人,他们手持着弯刀,遇到那些只是重伤还没有死掉的宁国士兵便会一刀劈下去,亦或是勒紧缰绳,让战马高高的跃起前蹄,然后重重践踏在对方的胸膛。

    伴随着咔嚓声响,肋骨断裂,大概心脏也被震碎。

    还活着的士兵,很快也就没了声息。

    又有不少匈奴人,偷偷翻找死尸身上的财物,虽然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徒劳,但偶尔能翻出几块碎银,也是小小的惊喜。

    直至阿巴鲁那一声“杀光他们”传开之后,一个个匈奴人眼睛里顿时冒出猩红的光,喉咙中是贪婪的喘息,嚎叫着冲入永昌城。

    杀光所有看到的人。

    抢光所有值钱的东西。

    烧光所有的房子。

    都说这宁国有一个性格极为残暴的将军,对待异族心狠手辣,只要个头比车轮高的,一律杀死。可是在阿巴鲁看来这人还是太过善良,毕竟他可没那个闲工夫拿着车轮去比划,只要是活着的东西一律弄死也就是了。

    当然,身为大王子,阿巴鲁自然会为依附于自己的人谋取更多的福利,是以他将烧杀抢掠的事情交给了麾下的勇士,至于阿里布和阿格桑的手下,被阿巴鲁留下来清理城墙上和外面的尸体。

    这些尸体要堆积在一起,然后一把火烧了。

    毕竟现在天渐渐热了起来,这些尸体若是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快就会腐烂,到那时候极容易滋生出瘟疫,他可不想匈奴的勇士因为瘟疫平白出现大量的减员。等到他们处理完尸体,县城应该也被自己麾下的人搜刮的差不多了。

    当然这个命令遭到了军师的反对。

    只是阿巴鲁向来瞧不起那些读书人,对军师的命令也不怎么听从。

    更何况他觉得自己做的没错,身为大王子,若是不能为追随自己的人谋取好处,又有谁会为自己卖命?阿里布和阿格桑的手下大约会不满,但就算是不满他们还能拿自己这个三军统帅的大王子怎样?他就是要让这些人明白跟错人的下场。

    心中这样想着,阿巴鲁再次看向被钉死在城楼柱子上的,卫天诚的尸体……这人完全打破了他对宁国人的认知。

    他明明知道,就城墙上这些士兵根本不可能是匈奴大军的对手,可愣是死战不退,还有守城的这些士兵,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勇气?一个个悍不畏死,哪怕身受重伤,也会抱着匈奴勇士跳下那高高的城墙。

    他们好像根本不知道死代表着什么。

    哪怕到最后十不存一,活着的人各个带伤,居然也没有溃逃,甚至还像一群野兽一样,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

    尤其是卫天诚,明明身上被捅穿了十几个窟窿,居然还用那一把霍霍牙牙的战刀,砍断了两个匈奴勇士的脖子。

    他们都疯了不成?

    阿巴鲁实在是不明白,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些汉人做到这般地步!

    伤亡统计也出来了,十五万大军发动进攻,骑兵被射杀八百余人,步卒战死三万四千余人。

    伤亡似是比永昌县的守军还要多。

    这个数字让阿巴鲁面色阴沉。

    虽说他们这边是攻城方,可他们面对的只是一支因缺少军粮,兵卒早就饿的头晕眼花的军队啊,本以为只要一轮冲锋就能瞬间将对方的意志和身体全部击溃,谁能想还是死了这么多人。若是让他们吃饱饭,能不能拿下这永昌城还真不好说,便是拿下,那损失恐怕也会大到无法承受。

    阿巴鲁心情有些糟糕,尤其是想到死掉的三万五千人,有一半儿都是自己的麾下,阿巴鲁就越发肉疼。再低头看着卫天诚的脑袋,不知是不是阿巴鲁的错觉,总感觉这个早已失去了生命的人头,嘴角好像都翘起一丝弧线。

    这个家伙,似乎正在嘲笑自己。

    该死的。

    阿巴鲁咒骂了一句,随手将卫天诚的脑袋丢给了身边的亲卫:“带下去,给我找人好生打磨,以后我要用这家伙的脑袋来喝酒。”

    阿巴鲁走入永昌县。

    虽说是个县,不过作为边关的城市,永昌县和新后县一样,规模都是很大的,虽比不上安州,平阳繁华,但从面积上却也未曾逊色多少。

    只是,刚到县城里面,阿巴鲁便敏锐的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太对。

    整个县城很安静。

    倒不是一个人都没有,只是除了他的那些麾下之外,却是连一个汉人都瞧不见。

    宽绰的街道两旁是一栋栋房屋,阿巴鲁眼睁睁的看着他麾下的那些勇士,怒气腾腾一脚将房门踹开,房间里乱糟糟的,几乎所有金银,粮食,衣服,乃至于锅碗瓢盆等值点钱的东西全都被搜刮的干干净净,除了一个空荡荡的屋子,什么都没有留下。

    直至这一刻阿巴鲁终于明白,城墙上,三万戍边军为何会死战到最后一刻。

    那些兵卒包括将军,他们拖着疲惫到透支的身子,鏖战一整夜,哪怕全部死光也不曾后退一步,只是为了给身后县城中的百姓,争取到可以逃命的时间。

    嘎吱。

    阿巴鲁的手指下意识紧握。

    哐啷!

    就在他身侧,又是一脚,一个匈奴人将房门给踹开。

    只是这一次情况有些不太一样,空荡荡的房间中,居然还真有一个人,阿巴鲁看了过去,赫然发现房间里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他盘坐在床上一动不动。屋内同样很乱,值钱的东西都被带走,至于这老头许是因为年岁太大,身子不便的缘故,只能被家人抛弃。

    那匈奴人连迟疑一下都没有,直接就冲了了过去。嗤的一声,便将手中的弯刀捅进了老头的胸膛。老爷子身子猛地一颤,身上原本灰色的麻衣立马被染成猩红,一股一股殷红的血从唇角涌了出来。

    可诡异的是,老爷子却没有一声惨叫,只是闷哼一声,上半身忽然冲着前方撞了过去,任凭锋利的弯刀在胸腔中穿梭,在骨头上摩擦,一把扑到匈奴人的怀里,然后便是咕吱咕吱的声音。

    那匈奴人怎样都没能想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双眼圆瞪,身子踉踉跄跄的后退。

    一把剪刀,赫然戳在他的脖子上。

    他着急忙慌伸手将剪刀拽出,鲜血立马便喷的到处都是,手指下意识抬起,试图将脖子上的伤口给堵住,但毫无用处,指缝中一股股鲜血不断涌出,一直退到门口,脚跟被门槛绊住,身子仰面倒下。就像是阳光下暴晒的可悲的虫子,蠕动着,挣扎着,鲜血顺着气管倒灌,涌入肺腔,大约也就是两三分钟的时间,这个匈奴人彻底没了声息。

    老人缓缓闭上眼睛。

    他曾经也是永昌城戍边军,即便已经退了下来,又怎能只是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小娃娃在前面厮杀?

    总要做一下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本了,不亏。

    这一下便是到了那阴曹地府,遇到曾经的老兄弟也有了吹牛的本钱。咧开嘴笑了笑,脑海中似是又浮现出数十年前,和将军,和兄弟们冲出永昌城,于旷野之上和匈奴的狼崽子厮杀的日子。

    那时候,当真是痛快啊。

    直至这一刻,阿巴鲁这才发现老人膝盖下面空荡荡的,两条腿早已不知所踪。

    他的嘴唇抽了抽,旋即用力吸了口气,摆了摆手叫来了身旁亲卫:“通知阿里布,阿格桑,按照预定计划,分上中下三路,彻底拿下安州,本王子负责中路。”

    “你,集结我麾下所有勇士,大军即刻出发,进攻下一座县城……本王子允诺,打下县城之后,三日不封刀!”

    这是准备……屠城!

    汉人,是个威胁。

    不能让他们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

    ……

    十日后。

    德化县。

    宋言已在数日前接管了县城。

    黑甲士,府兵已经接管了城防。

    古代的消息传播速度是很慢的,现如今安州城遭遇匈奴大军袭击的消息还没有扩散开来,德化县这边依旧是安居乐业,甚至就连灾民,流民,也都还未曾进入德化。县城中的百姓虽然惊讶于刺史大人为何会带这么多兵卒过来,但谁也没有多想,毕竟刺史大人要做的事情必定是正确的,或许是为了剿匪呢。

    然,就在县衙之中,一名货郎打扮的男子却正在给宋言汇报安州城的情况。

    当听到堂堂永昌城,宁国第一雄关,居然在一夜之间被攻破的时候便是宋言,还有身边的章振,雷毅,都不由变了脸色。

    这怎么可能?

    永昌城,城墙高大厚重,比之新后县有过之而无不足。

    想当初,新后县会被女真攻破,那是钱耀祖那个蠢的,强行逼迫将军率领军队出去和女真的骑兵野战,导致被团灭。

    永昌城又是什么情况?

    这货郎,姓陈,名继良,是部署在安州城的一名锦衣卫,主要负责消息的汇总和传递。

    似是看出了宋言面上的疑惑,陈继良解释道:“永昌县这一次之所以会这么快沦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军粮!”

    “原本朝廷划拨给永昌边军的军粮都被安州刺史马志峰贪墨……当然,贪墨的肯定不是马志峰一人,上至朝堂大员,下到安州各级官员,乃至于刺史府的小吏,都有参与其中。”

    锦衣卫有人混入了安州刺史府,是以对那边的情况有所了解。

    “这些军粮,被马志峰想办法偷偷送到了漠北,卖给了匈奴。”

    “马志峰具体卖了多少银钱不得而知,但永昌县的边军却因此吃不饱饭,现如今每日只有两碗稀粥果腹,连个窝头都没有,勉强维持饿不死的程度。”

    “永昌三万边军,都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跟匈奴那些蛮子厮杀的。”

    啪嚓。

    被宋言抓在手里的茶杯,瞬间被捏的粉碎。

    饶是宋言,在外人面前多是维持沉稳模样,可这时候也是控制不住。

    身侧章振和雷毅两人也是面色铁青,几乎是同声骂道:“王八蛋。”

    用力吸了口气,宋言摆了摆手:“继续。”

    “第二个原因,是军械。”陈继良看了看宋言,再次开口:“根据我们打听得来的消息,永昌城的边军,已经足有九年没有更换盔甲和武器了。”

    九年?

    这个数字出来,宋言三人面色便更加难看。

    按照宁国规矩,军械需要三年更换一次,这是超期了两倍啊。

    宋言眉头紧锁:“若是我没记错,在去年的时候,尽管国库空虚,可宁和帝依旧是想办法凑了几百万两银子,为之还变卖了不少宫中藏品,让工部购买大量原料,制造一大批盔甲,武器,这些装备可是优先供应边军的才对。”

    陈继良苦笑:“陛下是让工部生产了武器装备,但……武器装备下发到刺史这边之后就不归工部管辖了……这些兵器也被马志峰转手卖给了匈奴人。”

    嘶!

    雷毅和章振都倒吸一口凉气。

    倒卖粮草也就罢了,连军械装备都敢倒卖?这马志峰是疯了不成?就算是那钱耀祖,也只是给女真送粮送钱送女人,也没有运送武器装备啊。

    宋言却是呵的一下笑了,都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可实际上他们的胆子怕是要比武将还要大上许多……只要利益足够大,就没有什么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卖武器卖装备卖粮食又怎样?

    油水够足,国家照样卖。

    “边军装备本就年久失修,盔甲提供不了多少防护,武器更是生锈迟钝,相反,对面的匈奴人手上拿的,身上穿的,全都是宁国最新生产的,一来二去,情况就更加糟糕。”

    “至于第三条原因,便是这一次匈奴人实在是太多,少说也有十万之众。”

    “另外,卫天诚卫将军在察觉到无法拦住匈奴之后,便命令亲兵安排永昌县内百姓撤退,同时让亲卫去刺史府求援。”

    “然,马志峰正在寻欢作乐,一怒之下,便将求援的亲兵给杀了。”

    “至于援兵,自然是没有的。”

    “马志峰大概觉得,他和匈奴的关系不错,匈奴应该不会对安州城动手。”

    “三万戍边军,包括卫将军……最终全部战死。”

    贪得无厌的蠢货。

    每个人的脸色都显得异常难看,胸腔中都憋着一股子气,尤其是想到宁国悍不畏死的士卒,穿着破烂的盔甲,拿着生锈的武器,饿着肚皮,抵挡十几万大军,到最后全部战死,一个不剩……那是何等壮烈?何等悲凉?

    而马志峰则是在刺史府寻欢作乐……

    那种强烈的憋屈,便让每个人心头都涌现出一种想要疯狂去破坏的冲动。

    “马志峰,我必杀之!”

    宋言低声喝道,一掌拍在扶手上,太师椅的扶手瞬间粉碎。

    陈继良身子哆嗦了一下,似是有些害怕宋言身上近乎沸腾的杀意,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汇报:“因着卫将军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县城内人提前撤走,没能在永昌县得到想要的东西,匈奴大王子阿巴鲁便下令麾下士卒,直扑下一个县城,并且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迄今为止,已经有江油县,福兴县两座县城被屠。”

    “不过这两个县的县令,留下兵卒抵挡匈奴,自己则是带着家眷提前跑了。”

    “若是我的估算没错,阿巴鲁应该正率领着麾下三万多匈奴蛮子,前往荣谷县,荣谷县后面便是安州城。”

    “马志峰应该也要准备跑路了。”

    宋言深吸了一口气:“你做的很好,继续安排我们的人盯紧安州城的情况,尤其是阿巴鲁和马志峰。”

    “我要他们两个人的命!”

    ……

    四月中旬。

    正和陈继良预料中的一样,此时此刻,安州城刺史府正乱做一团。

    马志峰早已不像之前那般稳如泰山,更没有时间再去同刚纳入府中的第十七房侍妾嬉闹,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于书房中走来走去,面上的表情满是焦急。

    他后悔了。

    当然,他不是后悔倒卖军粮军械,毕竟他赚了很多钱。

    更不是后悔,没有派兵支援卫天诚。

    而是后悔,在那日晚上知晓匈奴大军来袭的时候,就应该早些准备,好提前从安州城撤走,如此几百万贯的家财就能保住了。

    谁能想到这一次匈奴居然来真的。

    谁能想到,匈奴那些狼崽子居然完全不在意和他之间的交情,他派过去的信使直接就被剁了脑袋。

    已经有两座县城被屠杀,看匈奴行军的方向,明显是直奔安州城而来,想到那两个县城的惨状,安州城一旦被匈奴攻破,结局肯定也好不了多少。该死的,他可是刺史,是正三品的大员,是士大夫,怎能跟那些泥腿子一样被匈奴人给剁了脑袋?

    现在虽然还有撤走的机会,但那一箱箱银子,数不清的金子,珍珠,美玉,古董,字画又该如何带走?

    带的东西多了,势必会拖延逃走的时间。

    可不带上,实在是心中不甘,毕竟这是他为官几十年,辛辛苦苦才贪污来的。

    而且,就算是要逃,又该逃到什么地方?

    彭州?

    定州?

    亦或是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