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妹子,放心,那些人被李自成贴拷饷拷的老舒服了

作品:《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最新网址:www.xs.fo</p>听到自己妹子问起这些人的结局,朱元璋笑了。

    笑的很开怀。

    “那个时候怎么说呢,许许多多的人心思都不在大明身上了,就盼着大明灭亡。

    甚至于想要亲自在这上面出一把子力气,帮助李自成灭亡大明。

    好改换名门庭,投到李自成那里去。

    认定了李自成,便是这新兴之主。

    把我大明看成了一个随时会垮塌的老房子。

    李自成到北平这里时,根本没花多大力气城就破了。

    十六日中午动手攻城,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北平外城就破了。

    这里面,自然是有着那些迫切的想要改朝换代,想要把大明卖上上一个好价钱的人的手笔。

    有记载,说是太监曹化淳开的门。

    可曹化淳那个时候,都已经不在京师了,开门的另有其人。

    为什么会把太监给顶到前面去?

    自然而然,便是那些清正廉洁,忠君爱国之人,不愿意显露自己的姓名。

    想要把这口锅扣给太监。

    某些群体,还想要给他们脸上遮遮羞,尽量别让人看到他们的那一屁股屎。

    当然,这主要也和李自成来到京师之后的所作所为,有很大的关系。

    若李自成占据了北平城,所建立的大顺,就此昌盛,你看看,那是书上的记载必定又是另外一回事。

    曹化淳这么一个太监,也配给尊敬的大顺太祖去开门?

    有多远死多远去!”

    “崇祯呢?”

    马皇后沉默了一会之后,望着朱元璋开口,询问起了关于崇祯的事情。

    虽然从自己家重八讲述当中,知道了崇祯这么个后世子孙,当皇帝做的并不怎么样。

    但终究还是自己的子孙,最起码心是好的。

    又是大明的亡国之君,那在这等时刻里,那自然而然会忍不住心生关切。

    “李自成曾派投降的杜勋等人入城,去见崇祯,和崇祯进行谈判。

    比如要饷银百万,割据西北等地称王。

    事成之后,将会帮助崇祯打建奴,灭流寇。

    但崇祯拒绝了。”

    马皇后点了点头,崇祯拒绝的好,这等条件又岂能答应?

    说是占据西北称王,又是打叛军什么的。

    当时的大明,都被打到这个份上了。

    崇祯哪怕答应了,对方在接下来,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一切不过是对方的奸计罢了。

    “李自成得到消息后,开始下令炮轰北平城。

    结果中午时开始打,才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被人开了城门。

    北平外城,就此陷落。

    得知这个消息后,崇祯这边想召集将领,想要三大营的兵马,前来守卫内城。

    结果,那三大营的将士,也早已溃逃,无兵可用。

    崇祯登上煤山,看紫禁城内外,自知无法脱身。

    最后喊来亲妹夫,想要让他们召集家丁进行护驾。

    可按照大明的规制,驸马不可拥有家丁。

    所以,他们根本凑不出多少人手来。

    崇祯思考了很久后,传唤太监王之心、栗宗周和王之俊,让他们赶紧带着太子、定王和永王出宫,去成国公朱纯臣等人身边。

    在将太子朱慈烺给送走之后,他又将其妃嫔召集在一起,吃了个饭。

    而后让众妃嫔回去自杀。

    周皇后回去后,便依崇祯所言上吊自杀了。

    其余的妃嫔,迟迟不敢动手。

    崇祯于是便拔剑将她们砍杀,随后又去找他的女儿,也将她们砍杀。

    其中一个,只斩掉一臂,不曾杀掉……”

    马皇后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她自然知道,崇祯如此做所为何故。

    历朝历代改朝换代之时,都是很残酷的。

    叛军打下都城,身为前朝的皇室,尤其是女性,可以说没有什么好下场。

    崇祯所作所为,是为了让其妃嫔子女别被玷污。

    可发生这种事,还是让人心头沉重,分外难受。

    国破家亡之时,很多人的命也就不是命了,太多的身不由己。

    “做完这些后,崇祯返回乾清宫,换上太监的服饰,手持三眼铳和王承恩带着不少的太监,朝着朝阳门那里冲杀,想要突围。

    失败后,又转去其余的门去尝试,同样不能走。

    最终又返回到了皇宫,重新换上皇帝服饰

    后来,他带着王继恩登上煤山,选择在煤山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

    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死的是太监王承恩。

    他还留下了带血的诏书,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马皇后闻言眼圈泛红,落下泪来。

    这崇祯是个硬骨头的,没丢了朱家的脸。

    面临生死抉择,无数帝王其实也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历史上多少皇帝,在这最后时刻里丑态百出。

    尤其是宋朝的那些皇帝,更是让人不耻。

    崇祯能在最后的时刻里,保全体面,选择自杀,并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话,的确让人为之叹息,不算丢人。

    朱元璋叹了口气,心情同样说不得多好。

    “妹子,他这话咱觉得有些不对的。

    城外的那些贼是哪里来的?天生便是贼吗?

    不是!

    他们中的太多太多的人,一开始时也都是寻常百姓,是活不下去了,被硬生生给逼成了贼。

    他们之前,也都是我大明的百姓。

    比如那带头的李自成,当年还随着官军前来救援过北平城,后面还做了我大明的驿卒。

    只不过,很快又失了业。

    他们也同样是活不下去的人罢了,以往也是百姓。”

    马皇后闻言,缓缓的摇了摇头。

    “重八,他能做到这等程度,已经是分外难得了,不能再过于求全责备。”

    “妹子,你若这么说那也是对的。”

    朱元璋从善如流。

    “也是因为老四后面将京师迁到了北平那里,又加上崇祯在煤山这一上吊,给我大明确实是争了不少名声。

    所以后世,不少提起我大明时,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话,倒也当得起。”

    马皇后点了点头。

    虽然此时闻听大明灭亡,思之令人伤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但也多少有些让人不那么难受的地方,至少自己大明,哪怕灭亡的时候,也都多少有些骨气。

    不似宋朝那样的丢人现眼。

    “那太子呢?有没有成功逃出去?有没有汇集人手,接着延续大明?”

    马皇后稍稍的沉默后,望着朱元璋再次开口,朱元璋摇了摇头。

    “结局并不好,被人给献到了李自成那里。

    后面还有记载说,李自成带着他们弟兄几个迎战关外鞑子。

    从那之后,便没了正经记载。

    后面,曾出现过南北太子案,却也扑朔迷离,难辨真假。

    真实的朱慈烺,只怕很大可能死在了兵荒马乱里……”

    马皇后为之默然。

    “妹子,这事儿要怪还得怪崇祯,最大的责任就得放在他头上。

    毕竟早在李自成还没带兵来到北平这里时,就曾有部分朝臣提过建议,说让太子南下,前去南京,也就是咱们现在的应天主持局面,以防不测。

    咱大明后面的情况特殊,老四虽然迁都了,但迁的并不算彻底。

    在南京这边,还保留着一套行政班子。

    皇宫,六部,各个衙门,太监,全都不缺,只缺一个皇帝。

    让朱慈烺这个皇太子来到这边主持局面的话,北平那边就算是破了,那也不至于一泻千里。

    南明的局面,也不会那么艰难。

    按照大势所趋,虽然很难再复大明之辉煌。

    但最起码不会那样乱,乱糟糟一片。”

    朱元璋说起这些,就有些来气。

    崇祯了真的是不粘锅,一点点的责任,一点的骂名都不想担!

    生怕人说他抛弃国都,又怕做了太上皇。

    最终造就的便是皇帝太子全没了,以至于后面的南明朝廷,乱七八糟,并很快就不行了。

    “重八,那些开门投降的人呢?

    他们结局如何?

    听重八你先前所言,似乎他们像是没什么好下场。”

    马皇后沉默了一会儿后,望着朱元璋再度开了口,问起了这个事儿。

    “妹子,你说的没错,这些人接下来日子过的别提有多爽。

    很多都觉得,闯王来了,青天便来了。

    他们的日子都能好起来了。

    他们就能丝滑的改换门庭。

    李自成离不开他们这些旧朝人。

    他们可以成功的,带着他们大量的财产,来到李自成那里,受到李自成的常重用。

    还能够接着过他们的荣华富贵日子,靠着从大明身上贪墨剜取的众多民脂民膏,能一直富裕。

    但他们都打错了主意。

    李自成是流寇,带着的是一帮穷疯饿急的人。

    特别是喊出,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的口号后。

    虽然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力量,赢得了诸多的人心。

    可实际上,也注定了他的根基太虚浮了。

    成也这个口号,败也同样也是这个口号。

    流寇是没前途的。

    想要成事,需得有自己的一块地方,能一直经营下去。

    那才能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朱元璋忍不住点评了一句李自成。

    “他打下了北平城,灭了大明,他又在这里登基当了皇帝。

    那么多人需要钱粮花用。

    又有那么多的将士需要赏赐,钱从哪里来?

    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若大明我大明的国库里面,钱粮充裕,那他自然能吃肥一波,解决难题。

    可我大明本身就是穷死的。

    皇帝都要向朝臣们筹措银两了,那国库包括内帑那都干净的,耗子进去都得哭着走。

    李自成想要获得大量的钱财,只能是从城里面那一头头肥猪身上来。

    于是,很快就进行了令人喜闻乐见,轰轰烈烈的拷饷运动。

    将众多的官员都给抓了起来,对他们严加拷问。

    这事,由刘宗敏直接负责,在田弘遇的府第设立总部,设立专门的“比饷镇抚司“。

    刘宗敏及其部将,为主要执行者,使用大顺军士兵及投降的我明朝官吏、衙役进行看管、登记、催逼。

    手段齐出,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包括并不限于夹棍,烙铁烫、钉指头,脑箍,以铁锁项、牵马缰步行,关押、戴枷锁、严刑拷打。

    再比如,还会让官员们给士兵扫地等。

    通过这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惩罚,来对他们进行拷问,最大限度榨取钱财。

    刘宗敏确实是个人才,在这上面很有一套。

    他还制定了明确的追赃标准和名单,分为了好几类。

    比如,内阁大学士一级高官,每人定额十万两白银。

    尚书、侍郎、京堂、锦衣卫堂上官,为定额七万两。

    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及各部院司官,郎中、员外郎等,定额五万两至一万两不等。

    皇亲国戚、勋贵,没有具体定额,但追索极狠,目标往往是其全部家底。

    商人富户虽然并非主要对象,但也受到波及,被要求“助饷“。

    在这个事情里,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阁首辅魏藻德。

    定额十万两,魏藻德起初只交了一万两,被刘宗敏动用酷刑,拷打至头裂脑浆迸出而死,最终也未交足定额。

    内阁大学士陈演,主动献银四万两,后因家仆告发藏匿金银遭拷掠,被杀。

    吏部尚书李遇知、兵部尚书张缙彦等各部尚书侍郎等,多在七万两定额上下被拷掠。

    大量官员不堪酷刑而死。

    再比如,嘉定伯周奎,刘宗敏对其进行一番拷打后,最终逼出现银五十二万两,珍币复数十万。

    折合银子的话,总数远超五十万两,周奎这个驴求马蛋的玩意,交了钱也没活。

    后面还是被处死了。

    如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世泽等顶级勋贵家族,都被视为肥羊

    皆被拷掠致死,

    大量侯、伯、驸马等家,也同样如此。

    曹化淳献银数万两后得以免死,王之心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被认为家财巨万,被严刑拷打至死。

    追出白银十余万两以及大量珍宝古玩。

    杜勋这个投降的太监也没被放过,仍被追索。

    刘宗敏入京后,还强行占有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随后对吴襄进行拷掠追赃……

    这件事,算是引发吴三桂降清,并最终导致山海关大战的直接导火索之一。

    这次拷饷所得,白银总数在七、八千万两左右!

    我大明末期,正常年份比如万历时,全国财政收入,折算白银大约在两千万两左右。

    等于说是李自成这次拷饷,和万历年间相比,一下子弄出来了整个大明三四年的总税收。

    考虑到崇祯时收不上来税的局面,其税收入将远远低于万历年正常年份的两千万两。

    也就是说,和崇祯年相比,这一次的拷饷所得,至少能抵得上崇祯二十年的收入!”

    朱元璋说到这里,都不由的笑了。

    一个二个都哭穷,一个二个都没钱,都是不爱钱财的清正廉洁之人。

    结果,被李自成来了这么一手,全都给暴露了。

    一个个都想着闯王来了,便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可以接着飞黄腾达。

    一顿操作下来,全都给他们整老实了。

    对于特别痛恨贪官污吏的朱元璋而言,李自成的这番操作,别提让人有多舒爽。

    而这也是为什么,他对于李自成拷饷,记得如此清楚的原因之所在。

    这等让人身心舒爽,那不得多多的看上几遍,好好品味一番?

    马皇后听了朱元璋的话,一时之间都有些不知道该要说些什么才好。

    这事儿可真讽刺。

    那么多的臣子,皇帝让他们拿出些钱来给军队发饷,他们不愿意。

    结果,那么多的钱财,全都便宜了打入京师的李自成。

    尤其是那个国丈周奎,更是讽刺意味十足。

    他女婿,大明的皇帝亲自找到他,想要他多捐一些做个表率,他都各种哭穷,死活不肯捐。

    连他女儿给了五千两,都能再扣下两千两。

    可结果,李自成拷饷,就数从他那里拷出来的多。

    那么多的钱财,一个子儿没留住。

    还因此没了性命。

    只能说,有些人目光太过于短浅,极度的自私自利。

    有此厚报,那真的是一丁点儿都不冤枉。

    真活该!

    还有那众多的大臣,真如重八把所说的那样,很多都想着要改朝换代了。

    想着新朝廷还得用他们,能守住钱财。

    结果却被李自成来了这么一手。

    对比一下,前后之间他们的嘴脸,干出来的事,以及这些结局,还真真是让人觉得痛快。

    “重八,这李自成如此做,只怕这北平城,他也待不长久吧?”

    李自成拷饷的种种举动,听起来确实让人感到格外的畅快。

    但隐患也同样特别的大。

    从重八的讲述当中能知道,李自成根基不稳。

    这个时候来到京师,来了这么一手,说句人心尽失并不算为过。

    尤其是在吃了这一波肥猪之后,短时间内很难再找到了这么多的肥猪来吃。

    手下钱粮无以为继,想要长久,并不容易。

    朱元璋点了点头:“妹子,你说的没错,就是如此。

    李自成入了北平后,很快就和关外鞑子发生战斗。

    在一片石惨败,丢了北平,灰溜溜的逃走了。”

    听到自己的猜测为真,马皇后没有丝毫的欣喜,相反,整个人的心都不由得提了起来。

    因为,她想到了一个不愿意去想的事情。

    这……该不会又有异族入主中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