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科举盛事
作品:《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最新网址:www.xs.fo</p>终于到了科举的日子。
这一天,大兴城热闹无比,除了前来参加考试的读书人,也有许多人赶来看热闹。
这可是科举,是大隋的第一次科举,自然是意义非凡。
虽然从大隋打压世家大族,也能看出朝廷的态度和决心。但此番科举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仍旧令人好奇。
并且,也有许多人关心,谁能够从这次科举之中脱颖而出。
如果能够和这些人扯上关系,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总之,不管是因为什么缘故,这些人都聚集在大兴城,关注着这场盛会。
——
科举的过程并不复杂。
马展早就和杨林商议好了,在大兴城外的一处空地,建造了一处大型考场,其中又分为若干个小考场。
考场有精锐将士驻守,避免有人作乱或者想要浑水摸鱼。这是关系到大隋未来发展的要事,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而这些考生,则是各自入座,来到分配好的位置上,会有人直接下发考卷。
严格来说,这次科举和明清的科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倒是和后世高考类似。
作弊抄袭之事,自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在考场之中,到处都是精锐将士巡查,如果抓了现行,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既然马展和杨林,都有意将科举作为大隋的基本制度,那当然要从严处置。
若不表明朝廷态度,岂不是令更多人心存侥幸,只会让科举变得更加混乱。
所以,朝廷有言在先,只要发现作弊者,永世不可再参加科举,同时要发配边疆,为朝廷服役三年,以儆效尤。
若是官员组织大范围科举舞弊,除了革除官职,更要下狱问罪,如果严重者,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该说的杨林都已经说了,如果还有人想要自寻死路,他不介意满足这些人。
赴考的读书人,经过士卒检查之后,尽数进入考场之中。
他们左顾右盼,看着其中场景,显得颇为好奇。
寒门子弟与世家之人,可谓是火药味十足,他们针锋相对,互相看不顺眼。
曾经的世家高高在上,纵然寒门心存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世家底蕴再深厚,可在朝廷打压之下,他们元气大伤。
没有了世家威势,双方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曾经的恩怨也就摆到明面上。
当然了,因为上面早有要求,两方争斗可以,但绝不可爆发冲突,若是闹出什么事来,对谁都没有好处。
正因如此,这些读书人都保持着克制,想要分出胜负,也只能科举上见真章了。
就这样,考生尽数进入考场之中。
周边是全副武装的士卒,令他们压力极大,但想到自己身上背负着的期望,他们还是冷静下来,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
毕竟这些将士,并不是针对他们,而是为了维护公平,避免科举舞弊。
考场照常开始,过程很是顺利。
马展将考试分为几场,考试内容也不同,在考完第一场之后,这些考生各自散去,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商议着考卷内容。
转眼就是三日之后。
这次规模盛大的科举,就这样结束了,三天考了三场,考察的内容很多,四书五经这些只是其次。
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事件的处理方法。
例如,在各种复杂情况叠加下,应该如何判断,才是公平公正。
又或者,对府库以及各项数据的判断和整理,虽然县令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但最起码要知道其中原因,知道如何判断。
这些题都是马展出的。
他就是要考察这些读书人的实际应变能力,他希望的是,科举选拔出的人才,并不是只知道埋头苦读的书呆子。
既然他们要入仕为官,成为大隋的官员,那就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能力。
不过在这个时代,有些东西是无法避免的。
那些对于经典的分析,以及大隋接下来发展的献策,同样有着不小的占比。
——
数日之后,马展来到了府衙之中。
杨林的脸上带着笑容,显然他对此次科举的效果很满意,说道:
“展儿,此次科举顺利结束,接下来就看阅卷出来的结果了。也不知此次科举,能够为我大隋选拔出多少可用之才。”
为了这次科举,杨林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作为大隋靠山王,大隋实际的主导者,他自然是责无旁贷。
杨林希望大隋能够变得更加强盛,所以他更不会懈怠。
这是第一次科举,必须取得完全成功,才能让天下人知道朝廷对科举的重视。
马展自然能够感受到杨林的心情,他很快点了点头,说道:
“父王放心吧,这些天儿臣也在大兴城中看过,这次科举可是吸引了不少良才。
我大隋疆域广阔,人才济济,如今通过考试选拔,无疑是再公正不过。
到时候,天下人都会知道朝廷唯才是举,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只要他们才华足够出众,便会获得应有的机会。”
听得马展之言,杨林不禁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便是颔首道:
“本王就等着这一天了,自从你扫平高句丽和倭国,我大隋的疆域进一步扩张,需要的人手也是越来越多了。”
只有真正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感受到那种压力。因为先前大乱,本就有一大批人都被李渊打包带走。
而后辽东动乱,又有一批臣子死于战乱之中,朝廷的人早就不够用了。
可杨林也没办法,不够用他也不可能滥竽充数,随便找个人去补窟窿。
要是能力不够,只会适得其反,为害一方,这显然不是杨林想要看到的结果。
正在二人议论时,府衙之外有人脚步匆忙而来,走进来的是一名大臣,见到马展也在此处,连忙拱手行礼道:
“卑职见过摄政王,见过靠山王!”
杨林神色平静,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马展就是大隋摄政王,地位也在他之上,这是早就说好的事情。
很快,杨林摆摆手道:
“你来此有何事,是阅卷的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