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批准立项!洛总设计师!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最新网址:www.xs.fo</p>洛珞快步上前,在距离沙发还有一步之遥时站定,微微鞠躬,声音清晰而带着敬重:
“领导好!”
“你好啊,洛珞同志。”
老人微微颔首和蔼的笑道,再次示意:
“快坐吧”
语气温和的就像一个退休的老干部,在招呼自家孩子,让洛珞的紧张感也不由消散了许多。
洛珞依言在单人沙发上端正地坐下。
“本来是想着晚点再跟你见面的,年轻人该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但这次必须要见了。”
领导没有过多的寒暄,他对洛珞的关注连洛珞自己都不知道,对于这个年轻人,他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却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于是便单刀直入的拿起了“夸父逐日”方案计划书:
“来,详细说说。”
“好”
洛珞轻声应下。
老人的判断没错,当提起专业性的知识时,洛珞的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
洛珞深吸一口气,准备把方案计划书上的“聚变之心”清晰勾勒出来。
只不过跟领导讲解,和对着那些专业的工程师和研究员就不同了,他没有直接抛出术语,而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展开画卷:
“领导,目前的聚变研究如同在造一座‘能量长城’。”
洛珞摊开手掌,仿佛托着一个无形的模型:
“托卡马克装置就像长城主体,宏伟但建造艰难——它需要超强磁场形成牢笼,长时间困住上亿度的等离子体火焰,对稳定性的要求近乎苛刻,我们的ES和国际合作的ER都在这条路上攻坚。”
他手指轻轻一划:
“而我这份方案,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路——精准爆破。”
他看向老人专注的眼神,尽量将复杂的理论描述为清晰的工程图像:
“想象一下,我们把少量的核燃料压缩成一个微小的燃料弹丸,然后用最强大的激光和最强的磁场,在千分之一秒内,对准它施加极致压力!”
他的五指猛地虚握,带着无形的力量感:
“就像用一把无形的万吨锻锤,瞬间锤锻一枚钢珠!巨大的压力瞬间将燃料弹丸的中心挤向太阳中心的温度和密度,轰然点燃!这个过程极为短暂、极为猛烈,但它点燃了聚变之火!”
“领导,传统的模式,光是维持住那个困住‘火焰’的磁场牢笼稳定运行几秒、几十秒,就需要巨大能量投入和极其精密的控制,就像让人在暴风中端稳一满盆滚烫的油,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
“而精准爆破目标是瞬间引燃,一次爆炸的能量虽然巨大但爆发极短。”
“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建造如此复杂庞大的维持系统,试验验证的初期投入相对可控,验证周期可以大幅缩短!”
洛珞眼神恳切,指着方案的关键:
“托卡马克面对的最大难关之一,是要解决第一壁材料在‘持续烘烤’和亿万个高速中子轰击下如何‘存活’的问题,这如同让玻璃承受持续喷火器的炙烤和冰雹的不断砸击。”
“精准爆破则恰恰相反:每一次爆炸都非常快,材料承受的是瞬间高压高温的冲击,而非旷日持久的考验!”
他双手做了一个快速“释放”的动作:
“能量在瞬间爆发又被快速引走,就像材料在电光火石间承受了一记重锤,但锤子很快拿开,同时,我们用动态液态金属的奔腾来吸收传递能量。”
“这种爆发型结构设计,避开了当前材料科学面对长期辐照损伤最头痛的‘疲劳点’问题,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科技发展时间窗。”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带着展望:
“每一次成功的‘精准爆破’,释放的巨大能量主要形式是高速粒子流,这让我们可以尝试更高效地利用磁流体发电技术直接将粒子动能变成电流,跳过了用聚变能‘烧开水’驱动蒸汽轮机这个略显笨重的中间环节。”
“这使得整个能量转化链条更短、效率潜力更高,更关键的是,这种瞬时爆发、快速转换的思路,天然具有模块化和小型化的潜力,为未来更灵活的能源应用埋下了种子。”
洛珞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领导,这份方案不是否定托卡马克,而是开辟另一条可并行的战场!它避开传统路线上啃不动的硬骨头,用瞬时极限物理冲击实现点燃目标。”
其实他也想从托卡马克入手,毕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在这方面有着不少的经验,做起来也会更容易。
但奈何【剧本游戏】里的那台发动机,与托卡马克实在是天差地别,走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路线。
他现在想要在三年内点燃聚变之火,说服面前的领导才是关键。
毕竟他对托卡马克不了解,但他十分确信自己的路是对的。
“初期验证投资相对可控,成功点火验证核心物理可行性的周期可以大大缩短!一旦证明我们能成功点燃,它将像一颗投入湖心的巨石,还将引爆材料、激光、超导磁体、等离子体物理等众多领域的新一轮突破浪潮!”
“我们不需要一步登天,我们可以先点燃这束火种,证明这条通向太阳之火的东方道路,同样可以走得通!”
话音落下,书房内,檀香的轻烟似乎都凝滞了。
老人深邃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份方案封面的“夸父逐日”四个字上,又缓缓抬起,落在眼前这个创造了太多不可能的年轻人脸上。
上面满是年轻人的锐气和作为科研学者的笃定,这也是他十分欣赏洛珞的地方。
只是兹事体大,必须要慎之又慎。
“如果把项目全权交给你,你有多大把握能点燃这个聚变之火?”
老人突然问道。
“百分之百”
洛珞肯定的回答道。
有未来科技中的重核聚变发动机兜底,他真的很难不自信,还是那句话,方案没有问题,如果造不出来,只能说他们还需要进步。
还没等老人继续提问,他便继续补充道:
“而且我会尽量把试验堆的点火时间控制在两年半里完成。”
此话一出老人都没忍住乐出声来,哪有人自己给自己带紧箍咒的,他这边都没要求时间呢,洛珞倒是给自己安排上了。
“为什么是两年半?”
他不由好奇的问道。
“按照我的方案和当前的技术水平,两年半已经是很客观的时间了,这已经是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了,如果一切顺利,那点火时间可能还要往前推进。”
闻言洛珞依旧信心满满的回答道。
至于这个原因……虽然确实是他心中所想,但绝不是他给自己设限的理由,只是任务的三年时限到现在只剩两年半了。
只要他还想要完成任务,那首次点火务必要在两年半以内完成才行。
而对于洛珞的这番豪言壮语,老人微微颔首。
百分百确定能做到,甚至还设定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限制。
他能听出来洛珞言语间对自己方案的自信,这种自信在其他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身上,他都很少见到。
更关键的是,洛珞背后有着数次成功的经验在支撑着他,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
对于洛珞的保证老人沉思了许久。
不仅仅是在衡量那些干瘪的数据和可能成功的概率,那些早在洛珞到来之前,就已经有张云超这样的专职人员论证过了。
他更多的则是在考虑洛珞本身的那些话……
大约过了五分钟,也许还不到。
就在洛珞以为思考仍在继续时,一个清晰、沉稳,的声音响起:
“路是人走出来的”
领导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洛珞和桌上的方案:
“科技突围,就该有闯出新路的胆魄,小洛……”
他抬手,用力指向那份方案,如同投下一颗精神的火种:
“‘夸父逐日’正式批准立项!以这份方案为蓝图,成立国家火种工程专项!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打破条框壁垒,一切为工程亮绿灯!”
领导走到洛珞面前,伸手重重落在他肩头,是信任和托付,更是民族的希冀:
“从现在起,你就是这个工程的总设计师!这轮太阳,华夏大地等着你点起来!”
“是!”
洛珞胸口热血奔涌,重重的回答道。
这次他没有再推辞,一方面他确实不像之前那样,一门心思的为了系统任务疲于奔命,心态不同,也就选择不同。
另外作为他传说级任务的内容,他也想亲自把关,否则要是真差之毫厘没能拿到奖励,他可真是哭都没地方了。
……
科工委高层的办公室,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24岁的总设计师,前所未有。”
王秘书将卷宗轻轻放在桌面,发出几乎不可闻的轻响,他深深吸了口气,再缓缓吐出,似乎在平复胸腔里奔涌的情绪激流。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水潭的石子,在寂静的办公室里荡开涟漪。
如果是普通的科研项目也就罢了,“夸父逐日”项目的总设计师,在国内重大工程中也属顶尖了。
整个项目属“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中央直接部署,就连他们科工委也是协助,而不是管辖。
甚至从职级来说,洛珞这个总设计师的行政级别,也只比张书记低一级。
24岁的副部?!
这话他说出来都觉得惊悚,简直是一场对陈规的彻底颠覆!
以前那些科工委或者上面部署的战略项目,总设计师通常由中科院或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担任,那些老院士也都年岁很高,他还不觉得有什么。
这一下换成了洛教授这个年轻,才感受到其中的差别有多大。
如果在体制内按部就班的升,坐火箭也不可能升的那么快啊。
不过他也清楚,尽管行政级别明确,总设计师的核心价值更体现在技术统筹权上,职级待遇和职务还是区别很大的。
不过对于王秘书的惊讶,张云超倒是淡定许多,他端起茶杯,氤氲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也让他的眼神显得更深邃。
他十分清楚,这次的立项是大领导亲自批的,洛珞这个总设计师也是领导钦点。
他知道王秘书在感叹些什么,这种墨守成规的刻板几乎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有,但不适用于科研和学术领域。
总有些人就是可以打破常规,超出你的认知。
毫无疑问……洛珞就是这样的人。
“天才”二字已不足以定义。
24岁?那不过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在真正的创造力与洞见力面前,时间和经验构建的壁垒轰然倒塌。
洛珞展现的,是足以改写物理规则、引领人类步入新纪元的可怕天赋。
在这个项目里,洛珞才是那个不可替代的唯一,不是因为资历或人脉,不是组织上刻意破格提携,单纯是因为他脑袋里的东西。
传统的科研体系、循规蹈矩的晋升模式,在洛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领导那句“路是人走出来的”不仅是响彻洛珞的耳畔。
科研之路需要的不是按部就班的工兵,而是能劈开荆棘、指引方向的真正引领者。
洛珞,就是这把打开未来能源枷锁、甚至重塑人类文明形态的钥匙!
而且别说他们这次只是协助,即便是他们科工委的直属项目,他心中也不会有除了洛珞以外更好的人选了。
所以……他看着王秘书脸上残留的惊愕,轻笑着摇了摇头:
“不是我们非要用一个24岁的总设计师。”
他微微一顿:
“而是能担此重任的总设计师,他——”
张云超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不是微笑,而是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他刚好24岁。”
加更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