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权柄烟雨

作品:《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最新网址:www.xs.fo</p>朱慈炅刚向诸王抛出政治权力诱惑,谭进就从侧门进到享殿,快步走到朱慈炅身边。

    “刘阁老求见。”

    朱慈炅已经开始习惯做一件事时被别的事情打搅,很烦人,但这就是实权皇帝的日常。也是朱慈炅还小,还没有实力**做的事,那要是经常被打断,是人都得疯。

    朱慈炅的新政架构开始不断抛出,大明旧有官僚机构迟钝依然。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医疗,从中央到地方,从北京到南京,仿佛有无穷无尽的麻烦等着小小的皇帝决断。

    难怪大明皇帝喜欢把权力下放内阁,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受不了,这种下放是个人能力极限的必然。

    大明每个刚继位的皇帝总需要从文官手里夺权,但夺权成功后又没有能力完全掌控,就搞出宦官当政这一套,或者摆烂。

    能够有精力还不出乱子的皇帝只有朱元璋,但朱元璋是从零开始,他本人也很不正常。

    好在朱慈炅也不正常,魔皇妖帝的玄幻称呼已经快传到他耳朵里了,便是大内对他的流行称呼也是小神仙,不是小祖宗。

    朱慈炅将手中瓷杯又交给田维章,对朱由崧开口。

    “藩王会议继续,由崧叔主持。你们要确定三件事,将太祖精神结合现状融入家规,确定皇家投资公司的最终方案并解决削藩的系列问题,筹备完成督政院的初步构建。你们只有两天多时间,别想拖延,多些和衷共济,朕会在大祭时献给太祖。”

    诸王皆起身向朱慈炅行礼,恭送他离开。有人暗自松了口气,有人焦虑,有人沉思,有人跃跃欲试。

    朱慈炅不知道他糅合出了一个什么怪物,反正他自己很难受,大明文官集团很难受,亲王也很难受,总之,这就是一个谁也别想舒服的东西。

    “炅儿,把你由梁叔带出去吧。”

    朱慈炅走过福王身边时,福王亲昵开口。

    朱慈炅顿了一顿。

    这福王,朕和你很亲吗?

    朕已经叫朱由崧叔了,你当众叫朕乳名,这是还要借什么势?

    这群亲戚,正事做不了一件,一个个勾心斗角的都很擅长。

    朱慈炅没有说话,默默牵着朱由梁的出殿门。

    朱慈炅和朱由梁、朱由榔很早就认识,还是太子时就一起玩过,但根本玩不到一起,在朱慈炅眼里,这就是两小屁孩。

    这三个人,朱由梁大朱由榔几个月,朱由榔又大朱慈炅几个月,但身份地位很不同。朱慈炅是太子,朱由梁是世子,朱由榔只是王子。

    不过,朱慈炅的天启爸爸非常喜欢朱由梁,两岁就封世子了,除了皇家子嗣艰难,更多或许是因为朱由梁的身世。

    他母妃为了生他,很不幸在他才两个月大的时候就离世了。而朱由梁的老子慧王发现似乎事佛可以避免朝廷对藩王怀疑,不管他是装还是真心,反正他已经进化成一个居士王爷,完美继承了真人帝君一脉的基因。

    朱由梁对朱慈炅那是一脸的崇拜眼神,这皇帝侄儿太厉害了,居然可以跟大人们有来有往,可以骂他们,比他只敢在慧王府耍横强了无数倍。

    两小孩牵着手出了享殿正门,一身道装长袍,头发花白的刘一燝早就等在具服殿门口了,围着具服殿前的琉璃宝顶转圈。

    看到朱慈炅,刘一燝激动的过来施礼。

    朱慈炅松开朱由梁,上前两步赶紧阻止他,回头对守在享殿正门的卢九德开口。

    “九德,你将朕由梁叔送回皇庄吧。”

    朱由梁却拒绝了。

    “皇帝,我不想回去,我想和你玩。”

    啊,在你眼里,朕在玩吗?没点眼力劲,小屁孩就是小屁孩。

    但田维章、王坤、卢九德全都一动不动,似乎他们也很期待朱慈炅能陪朱由梁玩,这个小皇帝太累了。

    刘一燝似乎也是同样想法,笑呵呵的开口。

    “这好啊,老臣用不了多少时间,不耽搁你们叔侄玩。”

    朱慈炅摇摇头,当先走进具服殿。

    ‘“那就进来吧。”

    刘一燝进殿后果然没有废话,直接说事。

    “老臣刚刚收到完整的消息。皇上,这官药案牵涉太大,不利于国家稳定,要克制啊。老臣希望皇上能允许老臣先将九卿以上官员放出来,昭武卫需要皇上手令。

    另外,《通报》不要继续中伤朝廷命官。此技非正道,遗害不浅的,对朝廷威望也是巨大打击。

    天工院那帮小子也不听老夫的了,说什么稿子不能带出编辑部。两个混蛋,他们那破地方算什么部?那个太监刘元斌更气人,说什么这是内宫事,老臣管不到。皇上,这是大事啊,不可小视。”

    朱慈炅皱着眉头听刘一燝告状,刘一燝是来拿手令的,顺便告状,他想要插手《通报》。

    高文采还没有将官药案的具体情况汇总报上来,但其实朱慈炅已经从钱士升那里知道南京高官怎么牵扯进官药案的了。

    有罪肯定是有罪,但这帮人狡猾如狐,单单这件案子,他们的罪名其实都和钱士升差不多,牵涉不深的。

    仅仅依据这个案子强行定罪,合理处置也不过罚铜警告。当然,朱慈炅真要将案子定性为谋逆,肯定可以杀一大片。

    他已经没有最初的愤怒了,刘一燝此时出面精准把控了皇帝情绪。为了所谓大局稳定,为了什么狗屁刑不上大夫,为了太祖大祭时下面不至于缺一角,朱慈炅会理智的放过这帮人的。

    他年纪小,刚继位,真心不适合发起大案。他也必须给刘一燝面子,刘一燝的出发点也不是包庇,只是想为他维持稳定局面。

    北京已经被一个“蓟州粮案”搞得风声鹤唳,人心不安了,南京又出一个“伪官药案”,真要查下去,怕是人都要杀光。

    朱慈炅在蓟北抗虏后,心中其实一直没有啥安全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真心不为过。别看他表面霸气十足,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真正掀桌子,年龄就是他避不开的硬伤。

    最关键的,朱慈炅想要开启他重启大明的道路了,冲突绝对少不了,他需要与各方势力不断妥协。

    “朕这就写手令给刘先生,但是,朕要收到先生放出来这帮人的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