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入建康
作品:《风入松歌》 陈绍明跟着樵夫在泥泞的山道上跋涉了整整三日,草鞋早已磨破,脚底也起了水泡。终于,当远处的城墙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时,他长舒了一口气。建康城的城墙足有两丈高,青灰色的砖石上布满岁月的痕迹,城门上方“建康”二字遒劲有力,在朝阳下泛着金光。
樵夫停下脚步,从腰间解下一个破旧的布囊,掏出几个冷硬的麦饼塞给陈绍明:“进城后莫要惹事,这城里的门阀世家可不是好相与的。”陈绍明感激地接过麦饼,正要道谢,樵夫却已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城门口,士兵们手持长戟,神色冷峻地检查着过往行人。陈绍明摸了摸怀中仅剩的几枚铜钱,硬着头皮走上前去。“路引!”一名士兵大声喝道。陈绍明心中一紧,随即镇定下来,笑道:“军爷,在下乃云游方士,初来贵地,还未及办理路引。”说着,他掏出两枚铜钱,偷偷塞进士兵手中。
士兵掂了掂铜钱,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进去吧!”陈绍明赶忙道谢,快步走进城门。一进城,他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街道上车水马龙,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绸缎庄、酒肆、茶楼鳞次栉比,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烤肉和脂粉的混合气息。
陈绍明找了个街角,扯下身上破旧的布条,铺在地上,又从路边捡来几块石头压住四角。他从怀中掏出那本变成竹简的《世说新语》,摆在布条中央,然后清了清嗓子:“测吉凶,断祸福,不灵不收钱!”
起初,路人只是好奇地瞥他一眼,便匆匆走过。直到一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带着几个随从路过,sneered道:“就你这穷酸模样,也敢自称方士?”陈绍明不慌不忙,微笑着说:“公子若是不信,不妨一试。在下只需公子生辰八字,便可算出公子近日运势。”
公子哥冷哼一声:“好!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本事。我生于丙辰年三月初七。”陈绍明装模作样地掐指一算,心中却在飞速回忆历史知识。他记得,这一年建康城将有一场大火,而眼前这公子哥的宅邸,正好位于火灾波及的区域。
“公子,恕我直言,您近日恐有血光之灾。不出三日,您府上怕是要遭祝融之灾。”陈绍明严肃地说。公子哥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一派胡言!我倒要看看,三日后会发生何事!”说罢,带着随从扬长而去。
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陈绍明是在信口开河,也有人半信半疑。就在这时,一位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先生,能否帮我算算,我那失踪的儿子何时归来?”陈绍明仔细询问了老妇人儿子的情况,心中一动——他记得史书上记载,近日城外的一处矿场发生坍塌,许多矿工被困。
“老人家,您儿子可是在城西的矿场做工?”陈绍明问道。老妇人惊讶地点点头:“正是!先生如何知晓?”陈绍明叹了口气:“您儿子怕是遭遇了矿难,不过吉人自有天相,他命不该绝,很快便会归来。”
老妇人一听,顿时泪如雨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多谢先生!多谢先生!”围观的百姓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求陈绍明算卦。一时间,陈绍明的卦摊前热闹非凡。
然而,陈绍明的高调行事很快引起了谢家暗卫的注意。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朱雀大街上时,几个黑衣人突然出现在卦摊前,为首的中年男子眼神犀利,沉声道:“阁下请随我们走一趟。”陈绍明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他跟着黑衣人穿过几条街巷,来到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前。朱漆大门上镶嵌着铜钉,门楣上“陈郡谢氏”四个大字熠熠生辉。黑衣人带着他穿过回廊,绕过假山,最后在一间书房前停下。
“进去吧,我家公子在等你。”中年男子说完,便退到一旁。陈绍明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书房内,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公子正背对着他,站在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阁下就是那位能知过去未来的方士?”公子转过身来,目光如炬。
陈绍明定睛一看,心中一震——眼前此人,正是今日在街头遇到的那位月白长衫公子。他赶忙行礼:“在下陈绍明,见过公子。”谢玄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今日在街头,听阁下所言,似乎对建康城颇为了解?”
陈绍明心中暗自警惕,斟酌着言辞:“不过是略知一二,让公子见笑了。”谢玄走到书案前,拿起一卷竹简,缓缓道:“实不相瞒,近日城中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阁下若能为我解惑,谢家必有重谢。”
陈绍明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接近谢家的好机会。他沉思片刻,说道:“公子,依在下之见,当务之急是稳固谢家在朝堂的地位。如今庚家与杜家勾结,企图打压王家和谢家,公子不可不防。”
谢玄神色一凛,放下竹简:“阁下如何得知此事?”陈绍明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天机不可泄露。不过,公子若是信得过在下,在下愿为公子出谋划策。”
谢玄盯着陈绍明看了良久,突然哈哈大笑:“好!好!从今日起,阁下便留在谢府,助我一臂之力。”陈绍明心中大喜,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公子!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夜幕降临,陈绍明被安排在谢府的一处厢房内。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思绪万千。初入建康,便顺利进入谢家,这是他改写命运的第一步。但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六大家族的纷争、江湖势力的角逐,都将是他面临的巨大挑战。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陈绍明警觉地坐起身,透过窗纸,他看到一个黑影一闪而过。他悄悄起身,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跟了上去。转过一个回廊,他看到一个身着黑衣的人正在与一名谢府仆人交谈,神情鬼鬼祟祟。
“明日子时,城西码头,货物准时送到。”黑衣人压低声音说道。仆人点点头,正要离开,却突然发现了躲在暗处的陈绍明。“谁?”仆人大喝一声。陈绍明心中一紧,知道自己暴露了,他索性走了出来,冷笑道:“你们在密谋何事?”
黑衣人脸色一变,拔出腰间长剑:“小子,少管闲事!”陈绍明心中虽惧,但还是强作镇定:“你们以为在谢府行凶,就能全身而退?”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脚步声,谢府的侍卫们闻讯赶来。黑衣人见势不妙,转身欲逃,却被陈绍明一脚绊倒。
很快,黑衣人被侍卫们制服。谢玄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当他看到被绑在地上的黑衣人时,脸色阴沉:“竟敢在我谢府搞鬼!说,是谁派你来的?”黑衣人咬牙切齿,拒不回答。陈绍明见状,走上前说道:“公子,此人方才提到城西码头,或许我们可以从那里入手调查。”
谢玄赞许地看了陈绍明一眼:“好!陈兄果然心思缜密。来人,即刻派人去城西码头!”就在众人准备散去时,一道清冷的女声突然响起:“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藕荷色襦裙的女子款步走来,发间一支白玉簪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眉眼间透着与谢玄相似的英气,却又多了几分凌厉。她正是谢真石,谢府中出了名的泼辣果敢,连族中长辈都要让她三分。
“就这么贸然派人去城西码头,岂不是打草惊蛇?”谢真石走到黑衣人面前,蹲下身子,眼神如鹰隼般盯着对方,“倒是这位陈公子,刚来谢府就能发现这等机密,不知是运气太好,还是另有目的?”
陈绍明心中一紧,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太过冒进。他拱手行礼,不卑不亢道:“谢小姐误会了。在下既已入谢府,自然以谢府安危为重。方才纯属偶然发现,还望小姐明察。”
谢真石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哼,希望如此。依我看,不如先将此人严加拷问,再暗中派人盯着城西码头,等幕后之人现身,一网打尽。”谢玄沉思片刻,点头道:“妹妹所言有理。那就依你所言,先将此人押入柴房,严加看管。”
陈绍明松了口气,暗自庆幸危机暂时解除。然而,谢真石却并未就此放过他。待众人散去后,她独自来到陈绍明的厢房。
“陈公子,我劝你最好老实交代,究竟为何而来。”谢真石一进门,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我谢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混进来的。”
陈绍明知道,此时若是退缩,只会让对方更加怀疑。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久闻谢府盛名,又得知如今局势动荡,谢家需要能人相助,这才毛遂自荐。今日之事,纯属巧合,但也足以证明在下的诚意。”
谢真石盯着他看了良久,突然笑了:“有趣,倒是个会说话的。不过,光说不练可不行。明日我便带你去城西码头,若你真有本事,我便信你。”说罢,她转身离去,只留下陈绍明在房中暗自思索,明日又将面对怎样的挑战。